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为官者的底线

2019-08-11 19:26:15    作者:□ 姚正安    来源:今日高邮

孔子可能是史上第一个提出“不为乃为官之耻”的。

请看《论语宪问第十四》第一章:“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字数不多,而且字面意义也不艰深。

某一天孔子的学生原宪向老师请教:什么是为官者的耻辱。孔子说道:“国家政治清明,做官领取俸禄;国家政治黑暗,做官领取俸禄,这就是耻辱。”(杨伯峻《论语译注》)

对着原宪的问题,孔子回答了两句话,但从字面解释看,两句话的语义是不连贯的,让人阅之有一头雾水之感。国家政治黑暗领取俸禄,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尚可理解,国家政治清明,做官领取俸禄,也是耻辱的吗?

注说《论语》的多数版本大都如杨伯峻先生,照着字面直译了,没有作出让人信服的解释。

朱熹不愧为大儒,他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了详尽的注解,我以为非常贴近孔子的语义。

朱熹对此章的注解是:“宪,原思名。谷,禄也。邦有道不能有为,邦无道不能独善,而但知食禄,皆可耻也。宪之狷介,其于‘邦无道,谷’之可耻,固知之矣;至于‘邦有道,谷’之可耻,则未必知也。故夫子因其问而并言之,以广其志,使知所以自勉而进于有为也。”

经朱子这么一解说,孔子关于为官之耻的回答就非常全面而精彩。

国家政治清明,做官不做事而领取俸禄,与国家政治黑暗,不能独善其身,照样领取俸禄,都是一样可耻的。孔子以此激励原宪努力上进,奋发有为。

原宪是孔子的弟子,出身贫寒,年幼随孔子学习,为人孤傲正直,不与世俗同流,曾做过孔子的家宰,乃七十二贤之一。如此贤明之人,孔子当然不会怀疑其在国家政治黑暗时独善其身,尚担忧他“邦有道,谷,则未必知”,故特别提醒原宪“邦有道,做官不做事,只管领取俸禄,也是可耻的”。

孔子的担忧绝不是杞人之忧,不唯孔子时代有尸位素餐者,也不光是封建社会有“当官不为民做主”者,就是今日之官场“为官不为者”也还是有的。

有的人奉行“少做事不出事”,故而“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脑子里全无事业。

有的人上位前事事当先,处处争前,一旦上位,便当起甩手掌柜,只知守成,不思进取。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孔子。孔子向原宪解释“耻”的两句话,正是他自己为官的真实写照。他做官,不管是小到管仓库管牲畜,大到做一个城市的行政长官、做一个国家的司法部长,乃至摄相事,甚至晚年当上政府顾问,都是“在其位,谋其政”,从无懈怠。

在孔子身后的漫长历史长河中,如孔子一般的廉吏能吏太多太多了。

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经常吟诵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子产的两句箴言——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以至于在其政治低谷期,仍吟唱永不衰朽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同样是清代重臣的曾国藩常以“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自警,勤于政事,严于修身。

封建社会的官吏尚且如此,而况乎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共产党人呢?

官职是岗位,做官也是职业之一种。做官不做事,而拿着薪水,当然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故而,孔子告诫他的弟子“邦有道,谷”与“邦无道,谷”,一样是可耻的。农民春不耕秋无收,打工仔不出工无报酬,为官不为者工资报酬一样不少,这当然是体制机制问题。

为官不仅要解决不为的问题,向慵政懒政说“不”,勤于思,敏于干,还要解决为官何为的问题,也就是做官应该做什么。

有的官员白加黑、五加二,事无巨细,必躬亲之,不可谓不为,不可谓不累,但细细考量,为的是政绩,为的是能从中捞取钱财,获取个人利益。这种行为自然是可耻之尤,可能比不为者还要坏上百倍千倍,其后果不言自明。

为官必有为,还要为党所为、为民所为、为国家民族利益所为。

不为与胡作非为乃为官之耻,这就是为官者的底线。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