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那场头的草堆

2019-10-11 21:20:27    作者:□ 汪泰    来源:今日高邮

七月流火,秋天悄悄来临。割下的稻把登场了,场上又开始欢闹起来。

与麦场不同,气温凉了,灰尘少了,没了那刺人的麦芒,脱粒时,人不那么难受,于是,场上的欢闹声也多了起来。场上女人多了,男人就有点儿蔫,不敢乱说,把“姑奶奶”们惹恼了,大家一拥而上,把男人按倒在稻草上,轻则用稻草没头没脸抽他一顿,重则能把男人的衣裳拽掉。姑娘和老奶奶们站得远远的,捂着嘴直乐。

稻把脱粒的方式与麦子不同。给麦子脱粒的机器叫“小老虎”。那真是一只“虎”。麦把解开后,分几次推进小老虎的大嘴,“呼”的一声,乱麦草从虎嘴的另一头喷出,麦粒被高速运转的机器从麦秸上脱离开来,甩在老虎口的下方。

稻子脱粒,一般用“滚龙”。滚龙圆柱形的滚筒上布满了铁齿,人们握着长长的稻把,从滚龙的一端走到另一端,边走边转动着手中的稻把,稻粒就被转动着的铁齿扯了下来。长长的稻秸秆用处可多了,搓草绳,编草帘,编草鞋,编辫子(稻草编织的辫子简直就是个艺术品,它代替了绳子拉和拽的功能,是很重要的劳动工具,但不用来捆扎东西)……对农家人来说,好的麦草、稻草都是宝。

稻草晒干了,分给农家做燃料,多余的要做“牛草”,这是队里几条耕牛整个冬春的食粮。

牛草是要堆成几个又高又大的草堆的。草堆的大小是生产队的脸面,标志着生产队的兴旺与否。高高的草堆,也是庄子的标识。人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远远看见庄头场边那几个高大雄武的大草堆,就说:伙计,庄子要到了。

堆稻草堆可热闹了,场上到处是忙忙碌碌的男人和女人。上草堆,可都是清一色的男人,因为堆草堆要力气,要技术。在场的一端选好址,干稻草堆到一人高,草堆上面站几个人,壮劳力在下面用长叉子把松散的稻草(不是草捆)送上去,上面的人一层层地把稻草码放齐,码到两层楼房高。可不能歪,歪了,要倒的,草堆倒下来要被人家笑话的。高度够了,上面就慢慢收顶,留下一个长长的人字脊。草是松的,草堆需要加固。用什么加固?还是草。打个长长的“草腰子”,两人一组,一人用手指勾着草,边后退边旋转,给腰子“上阵”,另一人就着草用手喂着越来越长的腰子。一条打好的长腰子,粗细要匀称,还要有阵脚,才能有拽劲儿,才能“绑”得住大草堆。腰子打成了,一人在中间用长竿挑起腰子送上草堆顶,上面接住后放好,下面二人分站草堆两旁,拽紧(可不能太用力,不然腰子会断),把腰子的两头再和草堆上的草缠绕在一起,塞到草堆里面去。就这样,好多根草腰子把整个草堆勒紧实了,冬天,再大的风也不怕。

草堆堆好了,上面的人顺着紧贴草堆的长长的撑船篙子,“嗤溜”,下来了。

草堆堆好了,多余的场地会被耕掉,栽上油菜。来年春,这儿会是黄灿灿的一片花海。

冬天,草堆之间是避风港,是牛的乐园。和暖的太阳升上来了,看牛的人把伴他一夜的牛儿们牵来拴在桩上。牛儿们晒着和煦的阳光,有的眯着眼,张开嘴,舌尖撩着旁边的稻草,卷进嘴里咬住,把头一偏,草就扯下来了,然后不紧不慢地嚼着,鼻孔中喷出的热气,把肥厚的黑鼻头弄得湿漉漉的。有的卧在稻草上温文尔雅地咀嚼着反刍上来的草料,任白沫儿挂在嘴角,对蹦到身边的嘁嘁喳喳的寻啄稻粒的小麻雀们不屑一顾。

孩子们在草堆的脚下,使劲儿往外拔草,弄成个一人多深的草洞,捉迷藏躲在里面,抓一把草盖在洞口,谁也找不着……

后来,大田包产到户。耕牛被拖拉机替代,晒场没有了,耕牛没有了,那场头的草堆也没有了。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