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1 20:35:47 作者:□ 秦兴夏 来源:今日高邮
今年,老爸突然有了出文集的想法。有一天,几个儿子同时去看老爸,他很认真地对我们说:“我已八十多岁了,没有什么物质财富留给你们,但我想留下三样东西。一是我续编的秦氏支谱;二是我和你们妈妈的影集;再就是想将以前写的一些文章和诗稿编成文集留给你们。”他还给我们几个儿子发了香烟,并执意帮我点上,对着我看了一会儿,说:“老二,请你帮我出文集。”我连忙说:“好的,好的。”
老爸是个退休多年的教师,想出文集既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帮老爸出文集对我这个理科生来说真是勉为其难,只好边学边弄。编辑过程中,我不断上网查询,向人请教,反复修改,逐步完善。特别是编目录、定文稿、选照片等相关事宜,与老爸多次沟通,凡事都要得到他的认可。而老爸已基本失去了听力,交流相当困难,只能靠笔谈。他对文集相当重视,文稿不仅反复地修改,还不断增加新的内容。有时睡在床上想起一点什么,怕第二天忘掉,夜里都起来写。他字斟句酌,为一个字、一句词是否准确,认真查字典词典;为某个记不清的日期要多方征询,力求无误;为用一张照片,也是反复地比选,直到满意为止。他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我抱着一切如他所愿、让他高兴、替他负责的态度与老爸配合,不与老爸直接顶牛,也不盲目顺从。有时与老爸交流不顺,就等一等,请其他兄弟再与老爸沟通,也让他有个思考的过程。从封面、封底设计,字体编排,版式设制,我都多方借鉴,精心尽心。老爸为此非常开心,说:“小戏大唱了。”
重阳节前,老爸的文集终于印刷装订好了。他拿到文集相当兴奋,反复地看,不断地问,他要在重阳节老教师联谊会上发给老同事、老朋友。老爸的文集其实没有什么上乘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都是一些有关家庭的回忆文章和诗句。主要涉及:对先祖的追思,本人的履历,家庭的发展史,几代人的亲戚关系。这是一部家史,也是一部生活史、社会史,反映了家庭的兴衰与祖国的命运是连在一起的。老爸出文集,不是为名利,而是要把好的家风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希望家庭繁盛,民族兴旺。文集中饱含着老爸对过往历史的深厚感情,对祖辈们的深深怀念,对子孙后代的殷切期望,也是对他人生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