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4 20:27:28 作者:□ 高晓春 来源:今日高邮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大都为二三米宽的碎砖头瓦片铺就的简易路。读高中时的一天夜晚,我上完晚自习,骑着自行车回家,天空忽然下起小雨,四周黑黢黢的。尽管路边不时传来蛙声,可我心里扑扑地跳。那时的砖头路遇到小雨,路上白天的泥灰变得泥泞,车轮沾上泥巴,轮轴发涩,只能咬着牙用力握紧车龙头,小心翼翼地骑行。突然,车一晃,脚一跐,我连人带车摔倒在地,衣服沾了泥巴,就连新买的黄书包也弄得泥糊糊的。再一瞧,车链条脱落了,我又气又恼,艰难地扶着车,一瘸一拐往家里走。
趔趄了近一个小时,我才到家门口。母亲见到浑身泥水的我,赶紧迎上来,帮我推车。父亲又拿来钳子替我修车。我心里这才稍微好受些。母亲一边洗衣服,一边安慰我说:“现在有砖头石子路走不错了,我们那时都走泥土路。唉,只要遇上雨天,路面又烂又滑,鞋跟上满是烂泥,越走越重……”我哪有心思听她絮叨,嘟着嘴巴进了房间。躺在床上,我辗转反侧,如果能像城里人一样,走在宽阔的水泥路上,该多好啊!
1983年参加农电工作后,负责抄表的我最担心月末下雨。记得一个骄阳似火的日子,我骑着自行车去邻村抄表。忽然,天空乌云翻滚,尽管我使劲踩车,加速前行,豆大的雨点还是打在身上。我连忙从工具包中取出雨衣套上,推着车走。很快,鞋帮上沾满泥巴,脚像套上镣铐一样,汗珠从额头沁出,气喘吁吁。当时心想念叨,农村人何时才能走上不沾泥巴的水泥路啊!
进入新世纪,镇里通过“村里贴、组里筹、村民集”的办法,要求各村将砖头石子路改建成水泥路。一时间,庄稼人忙开了,轰隆隆的马达声、村民夯土的号子声此起彼伏。那阵子,家家户户宛如过年一般,人人脸上洋溢着笑容……新路铺成的那天,村庄沸腾了,乡亲们兴高采烈地在路上溜达。夜幕降临,路灯高照,我和妻子走在平坦的水泥路上,心里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