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4 20:51:09 作者:□ 顾植均 来源:今日高邮
我1954年从扬州中学毕业后,被招入地质部学习物探专业,结业后分配至西南物探大队,先后在云南个旧301队和四川西昌309队从事物探野外工作,为祖国第二个五年建设计划寻找后备矿藏。
1957年初,我调入309队,因队部尚未砌建,调入人员暂在会理集中。当大家得知西昌山区还处于奴隶社会,正在进行民主改革,为保障安全,还配有警卫人员,只能在城区周围和公路附近工作时,不少同志有了情绪波动,甚至有人要求调回原队。此时中队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大家学习,讲形势摆困难指前途,提出“有困难有办法有希望”的口号,帮助同志们稳定情绪,鼓舞斗志。由于党支部的正确领导,广大共青团员纷纷表决心,迅速改变面貌。各个刚组建的分队,迫不及待地奔赴工地开展工作。
我们攀上层层山峰,为祖国寻找矿藏。上山汗水湿透衣,下山透心凉,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经过一个又一个测区的探测,终于在盐边攀枝花,发现大型钒钛磁铁矿藏。当时人人欢呼雀跃,个个欣喜若狂,真是有苦也有甜。这个地区位于金沙江畔,是地形图上标为“七户人家一棵树”的荒芜之地。经过三线建设和改革开放,该地区改头换面,现已成为国家大型钢铁基地,正向现代化工业城市迈进。西昌彝族地区,随着民主改革的深入,一举推翻了奴隶社会,一步历史性地跨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的工作区域也不断扩大,又先后在米易白马、西昌太和等地发现3个大的钒钛磁铁矿,为建设大型钢铁厂提供了充足的矿产资源。
309队各项工作成绩突出,年年被物探大队评为先进。1959年初提出“出大力流大汗加油干,实现全年任务半年完”的口号,共青团员模范带头,广大青年鼓足干劲,终于在6月中旬完成全年任务。因此,在国庆10周年前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
我现已85岁,虽然听觉失灵,但思维正常,行动自如,正迎着金色的夕阳,留住晚霞的风采。忆往昔,我们的青春更光彩,因为我们把青春献给了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