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汪曾祺笔下的蜻蜓

2019-11-03 18:29:39    作者:□ 淖柳    来源:今日高邮

汪曾祺很喜欢描摹动物、植物,在他的小说、散文和画作中,曾经出现过鸡、鸭、猫、马、牛、驴、蜻蜓、蜜蜂、蝴蝶、蟋蟀、青裆子等;还有花、草、树、果、葵、薤、萝卜、野菜、枇杷、菖蒲、马铃薯等。惟妙惟肖、谐趣生动,令人喜欢、心生感慨。

让我们看看汪曾祺笔下的小精灵——蜻蜓吧。汪老散文、小说里的蜻蜓,有的顺手写来活跃氛围,有的绘景其中生动有趣,有的烘托情节别开生面,有的专章抒写活灵活现。由此对理解作品,亲近自然,了解人,认识和热爱生活,起着很好的观照和浸润作用。

承载年轻梦的蜻蜓。“远林漏出落照的红,像藏在卷发里的被吻后的樱唇,丝丝炊烟在招手唤我回去了。咦,怎么钓竿上栖歇了一只蜻蜓,好吧,我把这枝绿竹插在土里承载你的年青的梦吧。”(《钓》,《汪曾祺小说全编(上)》第5页)

诗情画意的蜻蜓。“深巷卖杏花。有骆驼。骆驼的铃声在柳烟中摇。鸭子叫,一只红的蜻蜓。” (《复仇》,《汪曾祺小说全编(上)》第147页)诗意般的意识流,像红蜻蜓一样地飞,反映了主人公在寻找复仇和人生之路上,所面临的现实情景和自己灵动的心境。

说不出来难过的蜻蜓。“蜻蜓一个个选定地方息下,天就快晚了。有一种通身铁色的蜻蜓,翅膀较窄,称‘鬼蜻蜓’。看它款款的飞在墙角花阴,不知什么道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难过。”(《花园》,《汪曾祺全集》第4卷第23页)

童年回忆中的蜻蜓。“我们这座花园实在很难叫作花园,没有精心安排布置过,草木也都是随意种植的,常有一点半自然的状态。但是这确是我童年的乐园,我在这里掬过很多蟋蟀,捉过知了、天牛、蜻蜓,捅过马蜂窝,——这马蜂窝结在冬青树上,有蒲扇大!”(《我的家》,《汪曾祺后十年集》第387页)童年乐园里的蜻蜓,据有资源性、联想性。那一只只一组组多彩的蜻蜓,时常起飞、降落在汪曾祺的记忆中创作里,时而轻盈,时而沉重。美在自然,落在心间。

蜻蜓的眼睛多好奇。“我从小学三年级‘自然’教科书上知道蜻蜓是复眼,就一直捉摸复眼是怎么回事。‘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凡是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麻苍蝇也是复眼,你走近蜻蜓和麻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就发现了,噌——飞了。” (《昆虫备忘录》,《汪曾祺后十年集》第580页)

专写家乡的蜻蜓。汪曾祺很思念自己的家乡,思念到“爱屋及蜓”的程度。他在散文《夏天的昆虫》中,专辟一章写了家乡的4种蜻蜓:一是极大的蜻蜓,“头胸浓绿色,腹部有黑色的环纹……飞时巨大的翅膀磨得嚓嚓地响……”二是常见的蜻蜓,“有灰蓝色和绿色的。蜻蜓的眼睛很尖,但到黄昏后眼力就有点不济。……玩蜻蜓有一种恶作剧的玩法:掐一根狗尾巴草,把草茎插进蜻蜓的屁股,一撒手,蜻蜓就带着狗尾草的穗子飞了。”三是红蜻蜓,“不知道什么道理,说这是灶王爷的马。”四是纯黑的蜻蜓,“身上、翅膀都是深黑色,我们叫它鬼蜻蜓,……” (《夏天的昆虫》,《汪曾祺后十年集》第144页)

不知忧郁的蜻蜓。高邮民俗:有钱人家小姐出嫁的第二年,娘家要送灯。孙家大小姐孙淑芸是个才女,她嫁给了王家的二少爷王常生,两口子琴瑟和谐,感情很好。王常生在南京读书,后得了重病,抬回来不到半个月就过世了。孙小姐由此变得古怪,患了说不清的病。她不看书不说话,就这么躺着,再也不点亮娘家送来的珠子灯。“她躺着,听着天上的风筝响,斑鸠在远远地树上叫着双声,‘鹁鸪鸪——咕,鹁鸪鸪——咕’,听着麻雀在檐前打闹,听着一个大蜻蜓振动着透明的翅膀,听着老鼠咬啮着木器,还不时听到一串滴滴答答的声音,那是珠子灯的某一处流苏散了线,珠子落在地上了。”(《晚饭花·珠子灯》,《汪曾祺小说全编(中)》第567页)在这里,蜻蜓振动翅膀的声音,更显出孙小姐寂寞、忧郁和凄凉的心境。不知忧郁的蜻蜓啊,你落的不是地方,翅膀振动得也不是时候。

哲学家般的蜻蜓。汪淡人医术精湛,医德流芳,家中挂有“功同良相”“济世救人”等牌匾。特别是在闹水灾时,他更是一马当先,舍己救人。泰山庙北边的一个孤村,全村人都病倒了。那里是洪水出口,水流很急,他在4名水性极好的水手帮助下,泅渡到孤村治病。汪淡人的家挨着一条河,有空时他常在河边放上白泥小炭炉子,随手将钓上来的鱼,刮鳞洗净,丢入锅里。他一边吃鱼,一边喝酒,一边再钓。“到听见女儿在门口喊‘爸——!’,知道是有人来看病了,就把火盖上,把鱼竿插在岸边湿泥里,起身往家里走。不一会,就有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上了。” (《故乡人钓鱼的医生》,《汪曾祺小说全编(中)》第561页)一只蜻蜓落在鱼竿上,这一特写多么传神啊。蜻蜓在贪恋鱼竿,还是在思忖小河;是想观赏鱼具、钓鱼,还是要欣赏王淡人医生的风度。以庄子般的蜻蜓,衬托庄子般的王医生。这只精明的钢蓝的蜻蜓,来得真是时候啊!

铜蜻蜓的寓意。在《受戒》中,汪曾祺的艺术“铜蜻蜓”出场了。常来庙里打牌的,一个收鸭毛的,一个打兔子兼偷鸡的,“偷鸡的有一件家什——铜蜻蜓。看准了一只老母鸡,把铜蜻蜓一丢,鸡婆子上去就是一口。这一啄,铜蜻蜓的硬簧绷开,鸡嘴撑住了,叫不出来了。正在这鸡十分纳闷的时候,上去一把薅住。明子曾经跟这位正经人要过铜蜻蜓看看。他拿到小英子家门前试了一试,果然!小英子的娘知道了,骂明子:‘要死了!儿子!你怎么到我家来玩铜蜻蜓了!’小英子跑过来:‘给我!给我!’她也试了试,真灵,一个黑母鸡一下子就把嘴撑住了,傻了眼了!” (《受戒》,《汪曾祺小说全编(中)》,第416页)铜蜻蜓,一个偷鸡的工具,变成了道具、玩具。铜蜻蜓是“正经人”、男孩子的玩具,小英子在母亲竭力反对下,还是急着要试试。铜蜻蜓成了小说结构的结点,成了两个小主人公粘在一起的联接,成了青梅竹马的实物标志,成了小英子敢于想敢于试、不畏清规戒律叛逆性格的佐证。

在汪曾祺笔下,蜻蜓是自然的、生态的,也是艺术的、精灵的。蜻蜓随便一飞一落,便飞落出了情怀、寓意和美丽。写蜻蜓也是写人。汪曾祺在谈到写草木鱼虫(包括蜻蜓)的意义时说:“草木鱼虫,多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草木鱼虫有兴趣,说明对人也有广泛的兴趣。” (《随笔两篇》,《汪曾祺全集》第4卷第252页)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