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蜜蜂”牌缝纫机

2019-11-19 22:13:54    作者:□ 陈忠明    来源:今日高邮

刚搬到新家,儿子回来探亲,见到房间里还放着缝纫机,不解地说:现在条件这么好,谁家还用这玩意?还有谁缝补衣服,又有谁自己做衣服?缝纫机放在家里既占地方,又不美观,不如赶紧把它处理了。

儿子的话不无道理,如今有谁还在家使用缝纫机呢?有需要到街市上请人帮忙加工一下,也花不了多少钱,无须自己动手。

记得当年初中毕业,随父亲学做服装,确切地说是学裁缝。父亲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有门手艺在身,到哪都有饭吃。即使将来不靠手艺谋生,日后成了家缝缝补补不求人,有空帮亲朋好友做做也能落个人情。

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生活不富裕,物质条件艰苦,买东西都要计划,凭券购买,买布匹也是一样。裁剪衣服多余的边角料都要收好存放起来,以备日后修补衣服时用。给孩子做衣服还必须偏大一些,小孩子个子长得快,要不衣服还挺新,就嫌小了。

那时普通家庭都有三四个小孩。一件新衣服做好后,往往是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给老三,钉钉挂挂到老四。衣服穿烂了也舍不得扔,拆开来用浆糊一层层地糊起来,纳鞋底用。生活太困难了,任何东西都是宝贝。家里没有缝纫机还真是不行。许多青年结婚时都强调要有台缝纫机,即使根本不会使用,也要买上一台。

一次偶然的机会,通过熟人找关系花了一百八十多元钱买了台“蜜蜂”牌缝纫机。这可是正宗的上海货,质量好,耐用。有了这“蜜蜂”,我制作服装更加得心应手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提高,服装式样推陈出新,新型面料层出不穷,人们的穿着打扮如百花齐放、多姿多彩,在强调服装基本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赏心悦目。不同的设计,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搭配,无不充分体现自我个性、品位,彰显不同的人生追求。

三十多年过去了,这“蜜蜂”伴我成长,陪我从父母的大世界飞到自己的小家园,风风雨雨,几番起落,让我感受到生活越来越甜。几次搬家,我都带着它。有了它,仿佛迎面而来的就是花的海洋。而今确实不常和它接触,只是偶尔将它唤醒,唯恐它不能再飞起。要将它丢弃,我真的舍不得。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