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老红军袁保全

2019-11-19 22:15:39    作者:□ 丁长林    来源:今日高邮

老红军袁保全离开我们34年了。每当我走进抗日战争最后一役文化园,经过老红军袁保全墓地时,袁老那高大的身躯,亲切的微笑,洪亮的陕西乡音……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回荡在我的耳边。

袁老是从省城南京调到高邮任副县长的。他主管工业和农机。我当时在县农机局耕作股工作,与袁老有较多联系。

1963年初,省农林厅在高邮搞了一项“电动牵引耕田犁”试验,投放了40多台“电犁”,在三阳、三垛、沙埝、汉留、汤庄5个公社设立试验点,为农民免费耕田。国家花费了大量资金,结果却不理想。袁老叫我陪同他一起到省农林厅汇报。厅长听了我们的汇报后,决定停止这项试验。

厅长在和我们谈论工作后,亲切地关心起袁老的家庭生活及工作情况。当得知袁老家庭还在南京,他一人在高邮工作,就劝其将家搬到高邮,全家人团聚在一起,既有利于工作,也能兼顾家庭和教育子女。袁老觉得厅长说得有理,就回家劝说爱人迁居高邮。

袁老回高邮后,先找好了住房,然后向高邮电厂借用了一辆解放牌卡车,并叫我随他一起到南京搬家。

袁老南京的家在中央路122号,原国民党的将军楼,靠近鼓楼广场,居住环境、进出交通、子女求学都非常优越。但他热爱高邮,愿落户高邮。一个革命多年的老红军,全部家当和6个子女,只用一辆卡车就全部搬迁到高邮。

1985年临近春节,袁老十分关心农机局下属机电灌排站和耕作队的生产安全和职工生活,他要我陪同他到东片几个公社走一趟。

那天早晨天冷得伸不出手,我们坐车到三垛,乘三垛区委的小轮船巡查了三四个农机站。查完横泾农机灌排站时,已是傍晚,此时如果从横泾河经三阳河到三垛,还来得及乘客车上城,但袁老不放心设在张轩公社白马庙的机耕队,非要去看看。此时河水开始结冰,轮船在河中行驶,感觉到冰层越来越厚,最后只能破冰行驶。行驶中,船头撞击冰块声越来越大,锋利的冰块像刀一样割着船头。当船行驶到白马荡中,驾驶员高师傅再也不忍心船头被冰块撞割,只好停在前不靠庄、后不靠店的一片冰冻的荡中。

面对轮船被冻结在白马荡的现实,袁老不仅没有半点不满,反而安慰我们说:“今晚的寒冷,今晚的挨饿,和我们在长征中所受的饥寒比,差远啦!”为了安定我们的情绪,袁老还给我们讲了许多长征路上发生的故事。

我们夜宿白马荡。第二天清早,荡边一位村民发现了我们。我们请他通知农机耕作队来人接应我们。不一会儿,机耕队队长王鹤凤和几名机工,乘一条小木船,边破冰边划行,终于把我们接上岸。

我们在机耕队吃了早饭,顿时感到暖和许多。袁老听取王队长的汇报,查看全队安全情况,慰问全队职工,满意地结束了这次巡查。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