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悦读陆建华纪念册

2020-01-21 20:29:41    作者:□ 陈其昌    来源:今日高邮

收到陆建华君为纪念自己八十寿辰和金婚的纪念册,作为他的多年好友、文友,悦读之后十分欣慰,感悟多多。他,真诚坦诚人生路,勤奋点亮“勉耕斋”。纪念册以李白诗句“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作为主旨,八十岁的人生,苍苍茫茫一片清翠,真真切切一“汪”情深。

陆建华的纪念册,一如我们已看到的他的大量作品,真实真挚真情。八十载的苍茫人生路,感人地记述了他:艰难的求学,恩师的指引,名家的好评,和谐的家庭,可爱的晚辈……一切历历在目,亲切感人。因为熟悉,我读纪念册时,常常情不自禁地与建华同悲喜,共感慨。在纪念册中,我们随时可感受到他爱国思乡,骨肉情深的情感。作者写母亲对他上学的支持和对晚辈的抚摸,将一位双眼失明的老人写得神情毕肖,令人肃然起敬。我爱人与建华的爱人贾琪,是高邮师范同班同学。她对贾琪当时顶着建华的家庭成份不好、经济困难等压力,坚持对建华的爱,十分佩服。也正是这种为了真爱敢于努力前行的品格,建华夫妻才琴瑟和谐迎来金婚五十年。他俩的子女和孙辈,人人如同绽放的花蕾,个个在成才的路上踏歌而行。

建华兄待人真诚,同学情、“八姊妹情”、同事情、文友情、乡亲情,他都珍惜,纪念册中弥漫着一片诗情画意。丁长林,老陆的邮中同学,多年挚友,他俩的交往不仅是丁为陆腌萝卜干子的事,陆还指导他的写作,且直言不讳,这才有了如今我们常在《高邮日报》上看到的《一人巷》《老红军袁宝全》等佳作。他与纪士文是同事、同学、挚友,他一直记着三年困难时期,老纪从乡下背二斤米上城,两个人一顿共吃二斤米饭、连锅巴都吃了的事:“这无疑是我俩今生最感香甜的一顿饭。”他身为省委宣传部文艺处长,结交的朋友甚多,总是平等待人。他经常带着一拨拨作家莅邮讲学、座谈,推动汪曾祺文学馆成立、创办馆刊。他还帮我改稿,投寄《北京文学》发表。

陆建华四十年如一日研究汪曾祺,乃汪研一根标杆。汪老一生写了400多万字,而陆君研究宣传汪曾祺的专著及散发在国内外报刊上的文章就有200万字。他首推《汪曾祺文集》,不到一年,这套书连印三次,销售一空。汪老对此很高兴,说:“编一个文集,总算到了一站。”

我相信,建华兄在他有生之年,一定会继续吟唱汪研的不老的歌。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