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守望家园

2020-02-27 19:34:55    作者:□ 师旷    来源:今日高邮

守好乡土风物、传统文化、人文情结,盼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成为新时期下守望家园的题中之义。

若是没有对家园浓浓的眷恋和深深的情分,“80后青年”贺星龙就不会回乡当村医,守着黄土、守护乡亲,一守就是19年。“守”,是一种怀念、一种传承、一种信念。

若是缺少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期望及合理规划,“鲁家村火车头”朱仁斌就无法打造出“田园鲁家”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成就“一张蓝图汇到底”的美丽画卷。“望”,是一份希冀、一份努力、一份收获。

“守”与“望”,相辅相成,内在统一,守住,才能望到。守望家园,唯有精神上传承、回望与发扬,物质上开拓、创新且进取,才能做好迎合时代发展的生动注脚。相反,若是一味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人文、社会环境的重要意义,结果也只能是缘木求鱼。

而要体会守望家园的深刻道理,需要外因给力,内因助力,既需要硬制度托底,也需要软环境推进。

守望家园,要做好乡土文化的内在熏陶。进一步发掘本土特色文化,引导人们结合时代要求弘扬本地文化、培养文化自信,进而内化为一种精神含义。“守得住”“流得出”,应该成为大多数年轻人对乡土文化所担负的基本责任。

守望家园,要做实特色产业的厚植培育。特色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以发展和创新的眼光来谋篇布局,从单一、零散、粗放向多元、集约、精细转变,促成特色产业链形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守望家园,要做通人才回流的架构渠道。为乡村增加建设力量,积极动员青壮年劳动力返乡就业、创业,将人才这一源头活水注入农村发展的方塘。政府需要提供鼓励人们回乡工作的各类保障,给予资金支持,加大培训力度,给以政策优惠等等,为在农村落地生根的“新农人”扫清制度上的障碍。

守望家园,守住的,既是人们实实在在的院落村舍,也是精神上的乡愁离思,盼望的,是历史与现代融合更为紧密、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人居环境更加和谐的新型农村。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