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干爸干妈

2020-03-16 19:59:22    作者:□ 王鸿    来源:今日高邮

我的干爸干妈对我有养育之恩,我从小到大都称呼他们为爸爸妈妈。

干爸高庆森,临泽镇原子南村(现朱堆村)人;干妈仲崇云,兴化原周奋乡(现沙沟镇)仲寨村人。他们的父亲解放前都曾做过小乡乡长,是当地有名的乡绅。

因家境较好,干爸干妈均受过良好的教育。干爸先入界首乡村师范学校学习,后毕业于扬州师范学校。他一生从事教育工作,特别是上世纪50至70年代致力于农村扫盲教育,为全县实现脱盲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干妈上世纪50年代初毕业于高邮初级师范学校,曾任高邮师范附属小学(现第一实验小学)老师,1960年困难时期,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辞职回家,做了一名家庭主妇。

1961年1月我出生后,因父母亲工作忙,无法带我。父亲找到了曾为同事的干爸,“能否请高大嫂帮忙带一下?”“好啊!”干爸满口答应,没有任何条件。就这样,13个月大的我,从奶妈家来到了干爸干妈家。

当时的我,因生活条件有限再加上喂养不当,体质很瘦弱。干爸干妈没有孩子,待我像亲生儿子一样,竭尽所能,精心调理,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印象特深的是干妈经常做葱油炒饭、冲红糖焦屑、包汤圆给我吃;一张床让我睡在最里面一人一个被窝,冬天还有暖水瓶;感冒发热抽筋了,及时带我去人民医院看;去四德泉浴室洗澡,干爸总把我扛在肩膀上;一有空,就带我到中市口商店去玩。不知情的人以为我就是他俩的孩子,他俩也经常挂在嘴边上说:“我家的小鸿。”

干爸干妈不仅生活上关心我,而且给我讲做人做事的道理,从不溺爱,做错事了照样给予严肃的批评,希望我做一个诚实懂事的孩子。

父母亲也经常抽空来看我,顺便送些钱物,看到我在干爸干妈家健康快乐地一天天长大,特别地开心、放心。

直至7岁,我才回到了父母亲身边一起生活,但与干爸干妈感情的纽带一直未断。只要烧有好菜,干爸干妈总要叫上我去吃,我也隔三差五地往干爸干妈家跑。父母亲均为外地人,视干爸干妈为大哥大嫂,像亲戚一样正常走动,我家的大小事情总少不了要请干爸干妈。

干妈勤劳节俭,操持家务,干净利索,居住的高邮师范大院东北角的两间普通平房,里外总是收拾得清清爽爽。她有一手好针线活,缝补衣服纳鞋底样样拿得起,我小时候穿的中装棉袄都是她一针一线做的。她还烧得一手好菜,上世纪70至80年代,干爸干妈每年春节都要请我们全家去吃团圆饭。

干爸动手能力较强,为生动形象地搞好扫盲,亲手制作幻灯片;还学会了木工活,家里的小板凳都是自己打的,在“五七”干校劳动时木工特长可派上用场了;平时喜欢在自家的小院子摆弄花草。不幸的是,干爸因患胃癌医治无效,年仅63岁就过早离去。我失去了一位非常和蔼可亲的长辈。

干爸离世,对干妈的打击非常大,她很悲痛,也很坚强。一个人生活,特别地自重硬气,有难处从不对别人讲,更不喜欢沾别人的光。我和爱人常去看望她,总要带些东西,她总是说:“又让你花钱了,不需要啊!”为干妈操办80岁生日以后,她的身体每况愈下,视力严重下降,腰也弯曲了,不能行走,请了保姆照顾。前年3月份,干妈去世,享年90岁。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