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孤灯守蟹的夜晚

2020-03-19 19:01:08    作者:□ 姚维儒    来源:今日高邮

上世纪70年代初,不知什么缘故,湖、河、沟、塘里螃蟹特别多,白天在稻田沟漕里经常看到螃蟹横行,晚上行走在田埂小道上,徒手捉几只螃蟹也是常事。由于大队地处荒荡地区,河汊众多,水域广阔,水浅底硬,水草茂盛,十分利于螃蟹的生长,也利于螃蟹的捕捉,1974年大队决定成立副业队,专职捕捉螃蟹。我庆幸自己成了捉蟹队成员,因捕捉螃蟹总比干农活轻松点,殊不知这活儿并不轻松。

先要将稻草绞成大碗口粗的大草索。根据河面的宽度确定草索的长度,一般长约80米左右。绞好的草索如同一条条金黄色蛟龙静卧在场头上。草索搞好后圈成底宽顶小的圆锥状,每天用烟熏,反反复复地熏,熏得黑黢黢的。然后根据河面的宽度,水流的方向,在河道汊口处将草索斜行放置在河床底部。当时农村都用自然肥料,每条河床的淤泥都被罱得精光,所以放置草索并不困难。在河岸的一侧将多余的草索圈成方形仍置于河底,在方形草索的水面上,用鱼网围成一道保护网,在网中央支一张吊罾子,并在草索拐角处挂一盏马灯。这样捕捉螃蟹的准备工作就基本完成。

夜幕降临,螃蟹就开始活跃起来。它们在河底行走遇到黑黢黢的烟索时,不敢贸然越索爬行,而是乖顺地沿着烟索向前爬行。河蟹具有趋光性,当它们爬至灯光处就自然落入吊罾内。俗话说“懒拉网来勤吊罾”,一般每隔两三分钟就要吊一次,一夜下来一个罾能收获几十斤蟹。大队每天早上会派人将各个点的蟹集中起来,卖到三垛水产。

捉螃蟹的过程是快乐的,生活却很艰苦。上午要将烟索从水底打捞起来弄到场头去烟熏。太阳开始西斜时,要将船撑到离村庄几里外的蟹棚,将烟索按序放置河底,下水用脚将之踩实,水深的地方则用撑篙将烟索揣实。一抹晚霞时,我还得撑船回知青点独自一人烧晚饭、吃晚饭、洗澡,待天漆黑再撑船来到三阳河东岸的蟹棚。

捉蟹两个人一组,一个值上半夜,另一个值下半夜。每当夜幕笼罩大地的时候,河道汊口那一盏盏蟹灯如狡黠地眨动着的眼睛。与我搭挡的是位憨厚朴实的老农,他喜欢喝点酒,蟹棚里酒香氤氲,蟹灯的光在茫茫秋夜闪烁着,把他酡红的脸照得更显精神。借着酒力,他全无倦意,不时拉起吊罾。若遇上收获好,他会情不自禁地哼起老淮调来。我喝不了酒,时而抽支劳动牌香烟。轮休时就和衣睡在草棚内的草地上,蛇虫百脚全然不顾。最烦心的是蚊子叮咬,那个时候没有蚊香蚊油,就用塑料雨衣将身体连头夹尾裹住,闷热不透气,实在难受。深秋初冬,夜深人静,还要忍受刺骨寒风的侵袭,刮风下雨,更是糟糕。螃蟹是鲜美的,我却没有享用螃蟹的欲望。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