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坐船

2020-04-06 17:48:19    作者:□ 陈绍祥    来源:今日高邮

1979年秋,我被分到司徒乡实习。从高邮坐了四个多小时的轮船到柘垛,中心校王会计接待了我,递上介绍信后得知,实习学校不在柘垛,是交通更为闭塞的邓家初中。“先住下,等另一位实习生到后,找机会一起乘船去。”王会计看到了我脸上的忧虑,边安慰我,边帮我安排临时食宿。

两天过去了,另一名实习生到了。第三天傍晚,机会来了,有船去邓家。码头上停着一条吨位不大的水泥挂桨船,来接三十多名修公路的民工回家,带我们一起走。扁担、泥兜、铁锹、洋锹、铁锅、菜盆等占了很大的空间,三十多人载不走,又申请乡里派了一艘小轮船。

“突,突,突”,深蓝色的小轮船开过来了,王会计向带队的打招呼,“麻烦你们将两位实习老师带到邓家初中,最好安排他们坐轮船。”话还未说完,被“冲啊,上轮船啊”“先上轮船有座位啊”的喊叫声淹没,身强力壮的民工一窝蜂地跳上了轮船,船身剧烈地晃动起来,驾驶员惊呼,“船要沉了,后上的十个人退回去!”动作慢的十个人很不情愿地撤回了挂桨船。

带队的满脸歉意地说,“委屈二位实习老师只能乘挂桨船了。”“没关系的,给你们添麻烦了。”我们表示理解。几位年龄稍长的民工帮我们将行李搬进船舱,安排我们坐在中舱的横梁上。

正准备开船,“停,不许开船!”炸雷似的声音在空中响起。一位头戴竹篾斗笠的大伯操起竹篙一个箭步跳到挂桨船头,拦住准备离岸的轮船。

“还等谁?人都齐了啊。”“快点开船吧,到家晚了。”“犟牛又搞什么名堂了?”船上的人小声议论。

“谁也不等,将两位老师调到轮船上后再开船!”斗笠大伯的回答掷地有声,不容分辩。挂桨船上的人松了一口气,轮船上的人骚动起来,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人愿意调过来。

“两位新老师从外地到我们邓家教书,轮船上腾两个座位真的很难吗?太丢人现眼了!”斗笠大伯骂出了声。

依然没有人愿意调,轮船驾驶员只好发动机器,转动方向盘往后倒,船尾卷起巨大的旋涡。

斗笠大伯怒不可遏,“停!”又一声炸雷在空中响起,继续操起长长的竹篙将挂桨船头贴过去,轮船的船身抖了几下,高高翘起的船头骑在了挂桨船舷上,咬在了一起。斗笠大伯用脚一蹬,意外发生了,两船碰撞中,他的右脚被夹伤,殷红的鲜血从破旧的解放鞋中流出来。一个趔趄,斗笠大伯跌坐在船头上。

“脚伤得不轻,赶紧去医院!”带队的大声呼喊。

两位靠得近的工友上前想扶起斗笠大伯,遭到了拒绝,“不把两位新老师调到轮船上,我死也不去医院。”斗笠大伯的犟劲真的上来了。

看着甲板上带血的脚印,还在冒血的右脚,轮船上一下子跳过来八个年轻人,一个个像做了错事的小孩,面带羞愧之色,其中一个对斗笠大伯说道,“你批评得对,是我们太不懂事了。你放心,我们立即改正。”几个人不由分说,动手将我们的行李拎到轮船上,连拖带拽硬将我们推进轮船的船舱里。

“这才是待客之礼,做人的本分,早该这么做了。”斗笠大伯这才松口去医院。

四十分钟后,我们乘轮船顺利地到了邓家初中。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