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9 19:44:53 作者:□ 姚正安 来源:今日高邮
我赞美先人创造了服装,没有服装,人类何以为人,又如何区别于动物?我敢说,人类的羞耻感始于服装。服装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我尤其叹服先人在服装上创造了口袋。因为口袋与劳动有着直接的关系,或者说,是劳动创造了口袋。你想想啊,如果衣服上没有口袋,劳动归来的路上,看到树上一两枚野果,摘下来,装在哪里?路边草窠边一两只禽蛋,放在哪儿?早上出门,要带点干粮,或者零食,衣服上有了口袋,方便多了。
衣服上的口袋,其容量是有限的,尽管现在服装上的口袋很多很大。过几天就得清理一下口袋,无用的小便条,可有可无的名片,一粒糖果,折断的烟支,打火机、面纸等等乱七八糟的,都得清理出去,否则,口袋不唯脏乱,还会被撑坏。
有形之物可以装在口袋里。小物件可以装在衣服口袋里,大而多的物件,得装在独立的口袋中,如麻袋、布袋、纸袋。但不是所有的口袋都是用作盛物件的,比如上衣口袋,我以为是一种装饰,不宜装物,装得鼓鼓囊囊的,有损形象。即使装了,也是一种象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喜欢将钢笔插在上衣口袋里,衬衣也不例外,一支不够,插两支,还有插三支的。有人戏言:小队干部一支笔,大队干部两支笔,公社干部三支笔。还有人乐意将“大前门”“飞马”香烟装在半透明的的确良衬衫口袋里,那是为什么,你懂的。
有形之物盛之以口袋。那么,无形之物呢,比如知识、情感,对人与物的认识与记忆,装在哪儿呢?
造物主真的伟大,他为人类装上了脑袋,让无形之物妥妥地装在脑袋里。
口袋是具象的,装多少、装什么,眼看便知。脑袋是抽象的,装进去的也是抽象之物,但装多少,却无人能知。
我以为,装什么,也许脑袋不拒善恶,但装多少一定是有限量的,它不会像天空、像海洋。
如此说来,脑袋如口袋一样,过一阵子也得清理一次,要不,无用的出不去,有用的自然就进不来。
上了岁数的人,尤其要清理脑袋。因为老年人的一个特点是,眼前的记不住,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陈谷子烂芝麻,一样一样的,比如二十岁那一年,某人与我干了一仗,三十岁那年,某领导给我穿了小鞋,还有一次,一个同事到领导面前说了我的什么坏话,如此之类,占据着脑袋的不小空间。
眼前的记不住,其实不是记不住,是以前该清理的没有清理,脑袋没有空间了。偏偏脑袋没有识别功能,哪些该去掉,哪些该保存,还得靠每个人自己。
孔子说过: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做过的事情不必再提,完成的事不必再劝,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
是啊,已经过去多少年的爱恨情仇,记住了,还有意义吗?
烦恼的事,记住了,永远是烦恼,决不会生出快乐。丧气的事,记住了,只能丧气,决不会转化为正气。
与其如此地伤情伤心伤神,还不如快快清理。
清理是放下,放下怨恨,放下过往之种种,放下就是解放自己;清理是宽容,宽容别人的过失,就是宽待自己;清理是去陈去伪去劣。
清理吧,为自己减除精神负累,为头脑腾出有限空间,吸收新知识,增添新事物,活出一个崭新的自我。
老年人特别需要清理脑袋,生命的长度在缩短,头脑的空间在变窄,活在毫无生气、拉拉杂杂的过去,哪比得上活在鲜活生动、日新月异的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