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酒友老郭

2020-04-13 18:55:02    作者:□ 黄安良    来源:今日高邮

在部队团以上机关司政后的三个部门,凡是职务上不带长的,则分别称之为参谋、干事、助理员。本文所说的老郭就是我原先所在的某要塞区政治部宣传处的一位干事。

老郭是我们江苏盐城人。他家那地方产酒不多,但喝酒的人不少,有的酒量还挺大,老郭便是其中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刚提干不久,从拿六块钱津贴的士兵到拿六十块五毛工资的干事,总觉得兜里的钱用不完。那段时间老郭带着我在宁波干休所采访一位离休老干部,时不时地都要在晚上咪两杯,酒由我购买,菜则是招待所提供(所长寄希望于老郭在首长面前为他多多美言)。我俩吃着喝着聊着,还真别说,思维变得很是活跃和清晰,笔下犹如生花,不长时间一篇新闻稿便完成了,十有八九还真的能见报。一旦看到报上我俩的署名,老郭总是那句常挂在嘴边上的话,今晚咱得喝上两杯庆贺一下。就这样,时间稍长,我们便成了无话不谈的酒友了,应当说我能喝一点酒与他有关联。那几年,但凡逢年过节或是我探亲归队,总忘不了给他捎两瓶,从最初的洋河、双沟,到后来的茅台、五粮液,他也是来者不拒,但有一点,从不私藏,拿来就喝,喝完拉倒。

老郭虽爱喝酒,但从不贪杯,说不喝了谁劝也没用。我记忆中唯有一次,那是《解放军报》的一位记者来我部组稿,老郭的举动让我深感意外。那天喝的是茅台,菜也很上档次,在家的常委们全都出面作陪。席间老郭一一敬酒,因为一句话稍欠妥,领导让他罚酒一杯,他拿来三只空杯,逐一斟满,嘴上说着,当罚当罚,罚一杯太少,罚三杯不多,说完便一口气连干三杯,让大家很是惊讶。事后我有些不解,问他为何一改以往。他哈哈一笑,说我到底年轻,酒场历练少,好酒孬酒分不清楚——这么好的酒,平时难得一见,不开怀畅饮岂不可惜了,我不找出由头自罚三杯,怎能一饱口福,过足酒瘾?

老郭人品不错,也很直爽,文笔更是了得,人称“郭大笔”,但一次酒后失言却让他吃了点苦头,且有苦难言。那是要塞区的第六次党代会,开幕词政治部主任点名让老郭操刀。主任关照了又关照,强调了又强调,让他认真对待,不得马虎。老郭满口应着,那是那是,一定一定。他第三支烟刚抽到一半便完稿了。看到他胸有成竹的样子,主任匆匆看了几眼觉得不错也就定了稿。谁知那天致开幕词的是政委,官兵们都知这位首长平时说话的连贯性不够,让人听着有点吃力,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一散会,主任便将老郭叫到办公室狠批了一通。老郭心里窝着火,当着主任的面又不敢放肆,寻思着找个时机发泄一下。谁知第二天机会便来了。干部处的一位干事当着几位同事的面在酒桌上拿他开起了玩笑,说“郭大笔”这次写的开幕词有失水准,很是一般。老郭自然难以服气,将大半杯白酒一饮而尽,带着酒气随口说道,咱政委那口才,就是把“两报一刊”的社论让他读也很难读出效果来,何况我乎?本是小范围的一句酒后话,谁知很快便在机关里传开了。没多久,老郭便离开要塞区机关平职调到不足千人的教导团,在政治处当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副主任,年底便转业回了老家。在为他送行的酒宴上,老郭端起酒杯,触景生情而又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酒啊酒,为身体、为前途,还是少喝为好,少喝为好啊!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