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千灯共燃曜南北,正是少年读书时

2020-04-23 20:28:36    作者:□ 张娇    来源:今日高邮

希伯来语中的两句话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就是“Zeymayesh”(本来就是这样)和“ye-heyebesedr”(一切都会好起来)。

其实,疫情的收获不过是闲暇之时,自己有机会可以静下心读几本书。不能重启的2020,要学会“反脆弱”,主动做选择,疫情不知道什么时候过去,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是发挥反脆弱的精神,把坏事变好事。千灯共燃曜南北,赴一场读书之约,不负这少年读书时。

前段时间看TED演讲,有一期说的主题是:“不读书的人到底输在哪?”当你以为自己看的书足够多了,却发现,除了那几个作家,除了中文书籍,你还有其他语言的书没读,还有很多作家的书没看。“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句话原文出自英国培根的《谈读书》,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我们不能说读书这件事情有多么值得炫耀,只是希望能在与朋友聊到某些话题时,碰巧与自己读过的某本书对上号,可以发表一些自己的感想,侃侃而谈几句。为什么高中的时候我们愿意读书?尽管是死读,你还是愿意将内容汲取,而大学生基本没时间读书,这个现状似乎很荒谬,宿舍除了那几本厚厚的专业书,没有一本课外书籍的身影,我们本不应该辜负这少年读书时的。

宅家这段时间,我读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最开始的动机是“好奇”,好奇一个17岁之前,接受封闭式家庭权威教育的女孩,17岁之后是如何凭借自学,考上了杨伯翰大学,又是如何在剑桥大学获得硕士以及博士学位的。就像她自己所说:“人们只看到我的与众不同:一个17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却戴上一顶学历的高帽,熠熠生辉。我曾怯懦、崩溃、自我怀疑、内心里有什么东西腐烂了,恶臭熏天。直到我逃离大山,打开另一个世界。”

这本书描写的是原生家庭的创伤、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实最关键的,无论一个人的原生家庭有多么桎梏,都可以有翻盘的机会,你的起点绝不是你的终点,如书名一样,你是一只飞鸟,你当飞往你的山。

比如前段时间,因为疫情的爆发,不断增加的感染人数让很多人失去理智、惴惴不安,多地封城、出行受限。其实,芸芸众生,谁不爱生?多数人的选择不过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多少医护人员、防控工作者以及志愿者们“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如今,樱花已盛开,他们也平安归来。我手中依旧拿着这本《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抬头看向窗外,千灯共燃曜南北,最美不过万家灯火。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