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陈先生的书房

2020-05-11 19:20:47    作者:□ 张福勤    来源:今日高邮

我小时候是在陈先生的书房上的学。书房离我家住的草巷口头子不远,在东大街上谈家大门头子旁边。独扇的木头大门朝南,进门是一个院子,过了院子就是堂屋。堂屋是穿堂,两边全是木头格子门,箩底方砖的地面,西面墙上挂了块黑板,是上课的教室。

穿过堂屋,是四姑奶奶家的院子,院门通谈家大门头子,我有时候上书房就从谈家大门头子进去。

上书房念书的学生有四个年级,一年级学生坐前面,依次向后。早读的读书声在书房大门外面都能听到。陈先生年纪不大,个子不高,身着中山装,胸前囗袋插了一支钢笔,坐在讲台上批改作业。讲台上除了课本粉笔教鞭,还有一个摇铃,长木柄,下面一个喇叭口的铜铃。陈先生拿起摇铃上下摇动,“叮当叮当”,下课了,学生冲出教室,在院子里嬉戏打闹。

“五香烂蚕豆,一分钱十六个。”书房外传来了东大街上小贩子的叫卖声,是草巷口巷子里头的老巴子,头上戴着帽子,臂挎竹篮,沿着东大街,叫卖冒着热气的新蚕豆了。

有的同学喜欢把在树上捉到的天牛、独角仙带到书房来玩,把它们放在课桌上,看天牛互相打架,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看独角仙头顶长矛,身披棕色盔甲,从课桌一头慢慢爬到另一头。课桌很长,是一条长木板,两头用木头凳子一搁,一条边坐几个同学,在上面读书做作业。

书房木头大门旁边的墙上,面对着东大街,挂了一个不大的木头牌匾,上面写有“专治疑难杂症,中医马先生”几个黑字。

书房大门也是马先生诊所大门,诊所在教室东边的一间屋子里。我和同学下了课喜欢进去玩玩,看马先生戴着眼镜弯着腰替人家搭脉看病,用毛笔竖着写中药方子;看他替害了腮腺炎的小孩子画痄腮,先用毛笔沾了墨汁,在红肿的腮帮子上写一个“化”字,外面画一圆圈,嘴里念念有词,再把圆圈里涂滿墨汁,过些天那小孩子腮帮子消肿了。马先生没有病人,闲下来了,就在诊所里给我们讲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等好多的故事。孔融让梨的故事讲完了,马先生弯着腰问我们,以后家里吃梨,你们吃大的还是吃小的?我们说吃小的,马先生微笑着点点头,连声说“好”。

上课铃声响了,我们一窝蜂地进了教室。陈先生给三个年级学生布置了课堂作业,接着给另一个年级学生上课。教室里安安静静,哪个学生调皮捣蛋,陈先生会用教鞭打手心的。

冬至一大早,学生脸冻得通红,在教室里喊着“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汤圆,先生不放假,学生不把钱”。交冬数九了,教室里冷,课堂上字写不好,陈先生要大家把两手放在一起,使劲搓,手暧和了再做作业。

陈先生是我的启蒙老师,我在他的书房上完初小。几十年过去了,有些同学的名字我已经叫不出来了,但是陈先生的书房还留在我的记忆里。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