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扬州奶奶

2020-05-25 20:15:18    作者:□ 姜善海    来源:今日高邮

我们庄上符家有位老人,通庄男女老幼都称她“扬州奶奶”。其实,应该称她“扬州姑奶奶”,她十几岁在扬州一户大家人家“帮人家”,一解放便回到老家,帮大哥操持家务,一直没有出门。

扬州奶奶有二兄一姐。姊妹俩一巷之隔;二哥二嫂未有小孩;大哥大嫂生有一子,其子生有一子一女,可惜大哥之子和大嫂去世过早。两房一条根,十五六岁上,便为这条根(扬州奶奶的侄孙)小带(童养媳)完了婚,生下两子两女。二哥在街上炒货店做事,大哥领着一家人种地为生。十几口人的大家庭,四代同堂,安静度日。生活上,年是年,节是节,粥饭有继,衣食无亏。庄上人说,多亏了扬州奶奶帮衬操持。

庄上人还说,扬州奶奶规距大。所谓“规距”,不过是些做人做事、居家过日子的基本要求,不就是现在的日常行为规范?所谓“大”,相比较而言,别人家也有规距,就是没有做好,扬州奶奶则不同,下人不上规距则不行。都有些什么规距呢?

早上见人要喊早;出门要说一声,进门要招呼;大人说话,小孩不准多嘴多舌;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吃有吃相,说有说相,笑有笑相;“不要你尿金屙银,只要你见眼生勤”,家务事,要齐动手,分派到人,各司其职;小孩不准说谎,不准“偷”钱。如此而已。

她常说,“桑树条子要从小抈。”她常说,“养儿不读书,赛如养窝猪。”侄孙结婚生孩子了,还挟个书包跟妹妹去前庄吕家垛上小学,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春节,全庄人家的对联都请他写。她家的小孩走出来,就不同,文雅得多,讲礼得多,干净得多。

庄上人说,扬州奶奶“有两个”——有“两个”“黄货”(黄金)。问题不在有没有,有多少,问题只在肯不肯用?为谁用?怎么用?

十几口的种田人家,开门几件事,农本、农用,人情行礼,吃饭穿衣,供书上学,能容易吗?庄上人极少看到她上街,她说,“要得乖,不上街。”瘦瘦高高的,总是系着蓝布围裙,一副家务不离手的样子。在那个困难的时期,这家黄肿病,那家饿死人,他们一家却是人口太平。直到困难时期后的几年,几位老人才相继过世。庄上人说:“亏得扬州奶奶‘有两个’。”

庄上人还说,扬州奶奶“拿得住”。是说她见过世面,有见识,遇事有主意,有决断。有一回,寡姐走过来,抹眼泪。原来儿子小两口言语不逊,冲撞了老人。扬州奶奶走过去,说了一句:“翅膀硬了,有了婆娘不要老娘了!昏了头了,先有老先有小啊!”话虽不多,言虽不高,却是头发丝子扣老虎,四两拨动千斤。从此以后,小两口再也不敢忤逆了。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