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2 20:27:35 作者:□ 孙平 来源:今日高邮
邮城曾经有一种晚茶,不知什么时候消逝了,但相信会勾起一代人不算遥远的回忆,那就是“火烧”。
“火烧”可不是“火烧廉子”。火烧廉子是炉火炕制的,属烧饼一类,内抹少许葱盐,不插酥,做成菱形,面上撒零星芝麻,品质、价位介于插酥与光烧饼之间。火烧是在平板铁锅上用油煎炕的,且用料、工艺更为复杂。
这爿火烧店没有店名,在马棚巷口西侧,坐南朝北,不大,店堂黑咕隆咚的,一副脏兮兮的样子,但生意很好。征服大众的,实实在在是口味啊。下午,火烧店门檐上用竹竿支起乳白色遮阳篷布,门前摆出一张像用油浸泡过的案板,旁边紧挨着提前着好的煤炭炉,还不等店家把一切备好,案板前已经陆续围满人了。
大师傅先在案板上抹层香油,转身拽出一大块用油养着、已经醒了一会儿的发酵面团,不慌不忙地摘成一样大小的剂子,顺手捏一个往案板上捺成长方形,抓一大把葱花,放几粒腌制的荤油丁,然后卷起来,封口,放到平底铁板锅上轻轻按成扁圆状,小火煎炕,不时地箍一圈油,翻身。看到色泽金黄就可以出锅了,这时的香味已经漫散到了街上,令路人垂涎欲滴。就着街边,趁烫吃着火烧,外皮酥脆,葱香四溢,咸味可口,油而不腻,三下五除二,虽吃相不雅,却十分解馋。如果不着急,坐下来沏壶茶慢慢吃,怡然自得,惬意至极。
如今,邮城的火烧只剩下遗憾的回忆。尽管其他地方也有特色火烧,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家乡的最为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