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你的乡愁

2020-06-04 20:48:31    作者:□ 徐霞    来源:今日高邮

如果说乡愁是离愁的一种,那么离开或者告别,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种割舍和怀念。很多年过去,那些曾经的苦难或者挫折,在离开之后,记忆中大都剩下的是味道,外婆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初恋的味道、童年的味道等等。周荣池《一个人的平原》可能更多记下的是那些努力的味道,努力地读书,努力地成为一个城市人,努力地在城市里有一个家,努力地和城市融为一体。然而多年之后,乡村、泥土却成为他写作的黑矿,源源不断的文字里充满了对那片土地复杂的情感。

评论家和专家们从理论上对乡愁的书写分了几个阶段,“在乡村写作”“返乡式写作”“离乡式写作”,而那些熟悉的人和欲言又止的故事,总是让我们从中想要对号入座和找出原型,就像张兆珍的《芦苇花又开》,那些故事里的人本来就是身边的人,那些哭过笑过的经历都曾经在我们身上发生过。而难能可贵的是她和他对于过去、对于农村进行了情感的升华和总结,当年那个穷得只剩下水的南角墩成为了他的文学地标,而如今的南角墩也因为他成为很多城里人对农村的想象地标,是立足乡愁、超越乡愁还是回归乡愁、重返乡愁,其实都在记录生活,记录了我们的经历、记录着我们想要的生活。

我也是一个农村孩子,老家离南角墩很近,近到里面的人物似曾相识,但用亲戚的话说“你十多岁就到城里读书,早就不是我们农村人了”,十多公里的距离,土地将我拒之以千里,那里不再有我的宅基地,不再有我的院子和院子里那棵很大很香的栀子花,农村让我们这些离开老家的孩子在城里的月光中再也找不到那个有些乡气,甚至有些老土的自己。

而离开最重要的可能就是我们那些熟悉的人不在了,奶奶、外婆、玩伴……我们盼望着的长大,有时候是一件比较残酷的事情,我们成长的时光,就是在亲人身上消耗而来的。“故人”这个词对于现实而言,有时候是沉重的,它与离开以及消失有关。故去的光阴虽然换来了新的光阴,但是新与旧的交替之间增添了一种格外的忧伤。我们生长所需要的时光的养料,恰恰在父母的白发上,在爷爷奶奶的皱纹里,在故人的离去中。奶奶去世以后,堂哥将老家的房子翻新了,那个习惯抽“大前门”香烟的老人以及她偶尔的咳嗽声不见了,土地就随着人的离散而失去了本来的热烈和温度,而我们现在和农村的关联只剩下了“乡愁”这两个字。

从此我们的文字里充满着那些“从前慢”的日子,我们不停地回忆着一张收藏的糖纸、一件红色的棉袄、一辆旧式大杠的自行车、一块带着上海味道的肥皂,也不停地在《一个人的平原》里寻找着熟悉的乡音,哪怕是村民的吵架声、劳作时的号子,对于如今来说,都是光阴的故事。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