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8 19:53:53 作者:□ 葛维祥 来源:今日高邮
十年前,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我和妻子购得一二手房,由此在城里有了属于自己的灯火。起初,只是打算过渡一下再买新房,怎奈一路走来,工资收入增长难敌房价过快涨势,只好将原有的计划暂时搁置。
我所购的住宅是一独栋教师宿舍楼的顶楼,整楼共五层,一层两户,三个单元。原住户都是教师家庭,知识分子,我为能与这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做邻居感到光荣和庆幸。入住后,经过一段时间相处,渐渐熟悉了老师邻居们。他们几乎都是与子女分开单独居住的,平时深居简出。其中有一对老教师夫妇,十年来,我鲜有几次见到过其子女回家探望,倒是每年必定看到老夫妇走出老巷,去其儿子处过年的蹒跚背影。
这栋楼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教师们先后经历了福利分房、公房改革、房产自由交易三个阶段。我们单元有十户,多数原住户已卖掉了房改房,买入有物管的现代化小区;未卖的住户则大多用于出租收取租金;目前,仅有剩余的两三户老人守望相助。
老楼建成就无物管,社区保洁的触角也延伸不到,致楼道卫生一直处于无人管的真空状态。我家住顶楼,一度每次上楼都要向楼道间堆放的杂物行注目礼;每天要接受个别住户早起生煤炭炉的烟气和晚上用水浇灭煤饼后散发出的似臭蛋味的熏陶;极其难以忍受的是一户很不自觉,楼道熬中药、挤虾仁、乱吐痰,比之其行为,楼道长期无人打扫,倒是小事一桩了。
“我们公共楼道无人打扫,我来打扫!”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妻子,得到了她的认可和支持。于是,我就专备了一扫把一撮箕,当起了楼道义务清扫员,十天半月清扫一次(基本如此,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十年不辍。每次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打扫清理,每次都弄得一身灰、满头汗,由此换得邻居们对我满满正能量的点赞。
楼道的浮尘清扫容易,拂去人思想落后的积垢艰难。我初始义务清扫楼道时,有个别老人并不领情,甚至故意作对。一些本可随手处理的杂物,可能老人们的感情不舍抑或生活习惯使然,堆在楼道间。久之,形成积压,一梯杂物,满楼添堵。在楼道堆放杂物,不仅存有消防安全隐患,而且影响大家共同的生活环境。其间,我曾多次劝说,但收效甚微,就想到去搬救兵,找社区帮忙,一些问题得到了很好解决。借助文明城市创建的东风,社区几次组织对我们楼的楼道间堆放杂物进行了清理,政府部门出资粉刷了楼道墙面、梯背,把破损的楼道窗户换成了铝合金窗,整治后的楼道焕然一新。
我会继续当好楼道义务清扫员,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