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汪连生印象

2020-07-09 20:24:25    作者:□ 陈其昌    来源:今日高邮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寻找汪氏祖传的遗物,从高邮汪连生处终于找到了两件,一为多宝架(可放书或其他器物),一为汪家人考举人时用于取暖的特型的铜炉,此物当时就放在多宝架上。这些遗物可陈列于汪曾祺文学馆,但要出于汪连生自愿。汪先生倒也爽快,“你们如果需要,拿走就是了。”后来布展几乎全是图片,并没有拿走。

除了寻找遗物,不免谈了一些其他有关汪家的人和事。当时他介绍的事,有两件印象很深。一是他有个叫兰生的兄弟,放假回邮,途经六圩渡口,已上了北岸,因杂工要抬高力资,一气之下,扛起沉重的包袱,向汽车奔去。回来后,本已患有肺病的兰生,就早年夭折。一是他说,1947年下半年,汪曾祺、汪曾炜回来过。对此,我有些奇怪,如果那次回邮,那么“离别家乡41年重返故土”,又作何解释?但他说得那么肯定。后来请教巧纹、丽纹、海珊等兄弟姐妹,他们众口一词,汪曾祺没有回来。后来我弄清了,是汪曾炜回来的。我在汪连生家,用“傻瓜相机”拍摄了多宝架。这是我同他第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我觉得连生先生言语直率、家风淳朴。

尊敬长辈,历来是汪家的好家风。汪家人一张“全家福”合影中,尊者长辈居中。任氏娘的右边坐着汪连生的夫人印受英。汪曾祺的左边是汪连生。他比汪曾祺小五岁,一头黑发,笑容可掬。汪家人欢聚,其乐融融。

汪曾祺写诗《应小爷命书》:“汪家宗族未凋零,奕奕犹存旧巷名。独羡小爷真淡泊,临河闲读南华经。”汪曾祺夸奖小爷汪连生“真淡泊”,汪连生慈祥忠厚、学养丰富的形象跃然纸上。续修《汪氏家谱》,作为汪氏第八十九代孙的汪曾祺敬撰了序后,特地致函金家渝、汪丽纹,关照此序一定要送小爷审阅。

作为名牌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的毕业生,汪连生在曙光中学教数学,兼作其他事务,兢兢业业,直到退休。

汪曾祺仙逝后,善书法能作诗的传统知识分子汪连生,有《忆曾祺》两首悼之。诗云:“名闻文坛归故里,百花(注:书场)讲学誉满城。几度回乡反响大,不乏后生尚崇文。”“盂城多处留文墨,诗序楹匾皆上乘。遗世佳作传千古,后继秦王(注:指秦观、王磐)又一人。”恰如其分地赞扬了堂侄汪曾祺的文艺成果及其影响。

2015年,汪连生先生走完了他人生的91个春秋。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