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我的母亲

2020-07-20 19:29:09    作者:□ 黄安良    来源:今日高邮

十一年前初冬的一个夜晚,我的母亲平静、安详地走到了她人生旅程的终点。她老人家若还健在,今年该是整九十了。

母亲虽是位目不识丁的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但她自食其力、不沾便宜的品行给我们做儿女的树立了标杆。那些年父亲身体不是太好,我们兄妹四人年纪尚小,六口之家,只有母亲一个劳动力。在那个凭力气挣工分,并据此分粮分草的年代,母亲累死累活辛苦劳作一年,生产队年终决分,不仅拿不到一分钱回家,反而超支(需家里补足相应的款项,方能结清所分得的粮草),日子之艰难超乎想象。尽管如此,母亲日复一日超负荷地出工劳动,对家人、对邻居从无一句抱怨之言,更不会去沾别人或集体的半点便宜。每到春夏之交,青黄不接时节,不得已从邻居或亲友那儿借个三斤两斤米或面,一旦有米面加工到家,哪怕再少,母亲总是吃不成饭也要先将所借还上。母亲常常对我们讲,不是自己的东西,再好也不能动半点贪占之心。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由团宣传股长调任军政治部主任秘书。秘书这个职位对母亲来说并不是真的很清楚,但她眼见着我跟随将军前后,同车出入,心中也明白八九分。一天我下班回家,母亲没了往日的欢喜,满脸凝重,叹了一口气说,儿子你知道吗,妈这几天真的是既高兴又有些不放心啊。高兴的是你工作在大单位,跟着大领导,但又不是很放心,你凡事要小心,不贪不沾才对,农村出来的能有个一官半职很不容易,一定要知足啊!这么多年来,无论在部队,还是转业回地方,从一般干部到班子成员乃至部门主要领导,母亲的话语我是时时铭记在心的。

母亲一心只想着子孙们的前程和幸福,全然不顾自己身体、心理的最大承受,让我们这些做晚辈的在肃然起敬的同时,又深感愧疚不安。我1976年高考落榜,一心想着出去闯一闯。第二年冬季征兵开始了,我的内心极矛盾,既想参军入伍,又考虑到自己作为长子,不能全然不顾家中的困难和父母肩上的重担,而一心只为自己。母亲鼓励我说,男孩子总是窝在家里头,一辈子不会有多大出息的,部队是个培养人的好地方,好男儿就应该去当兵。在母亲的支持下,我如愿以偿地穿上了军装。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离家时母亲对我说,到部队好好干,家里的事别挂在心上,弟妹们都大了,日子会越来越好。我的儿子出生后,母亲喜不自禁,照顾儿媳妇做月子,为孙子把屎把尿,忙里忙外,真的很不容易。大妹妹的儿子出生不久,她的婆婆便去世了,母亲便把小外孙抱到自己家中,直到他从村里小学毕业,初中到镇上住校,方才告一段落。此时,母亲理应休息休息、调理调理,好好恢复一下体力。不巧的是,小弟的儿子快到上学年龄,他们夫妇又双双下岗,外出打工脱不开身;小妹两口子忙于生计,接送女儿上学放学也成了一大难题。在母亲的一再坚持下,他们将各自的儿女送了过来。打那以后,母亲每日往返四趟,将两个小孩送至学校、接回家来,风雨无阻,辛苦劳累可想而知。

我常想,母亲若不是为儿孙们如此这般过度操劳,也许不会走得那么早。每每想起这些,我不禁流下泪来……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