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3 20:03:20 作者:□ 葛维祥 来源:今日高邮
闲暇游览老城区市河风光带,被那小桥流水人家的悠然景致所深深吸引,驻足流连。至西市桥桥头、极乐寺前时,发现有一株老榆树,独树一帜。树高约四十尺,胸径大小与一成人合臂围抱相当,树冠如巨伞,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甚是高大魁梧。
榆树,在高邮是再普通不过的树种了,家前屋后几乎随处可见,只是易招虫,且榆木疙瘩多,受到冷落。然而,西市桥头的这株榆树却与众不同。围绕其树根部砌有一方形裙裾墙,四周贴有青色釉面砖。远观之,状如巨大盆栽。夜幕降临,装饰在树干之上的彩灯照映,就像仙境之树,显然精心设计包装过。
听人说,这株老榆树是特地保护下来的。阅览市河整治工程简介,这是一项总投资过亿元的浩大工程,却在乎一株非名非贵的“杂树”?不太理解。巧遇一位研究市河历史变迁的学人,他热心解释:这株老榆树承载了市河两岸几代人许多的寄托和记忆,其象征意义远远超过树的本身价值。正如一首歌中所唱“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此根于树是它脚下的沃土,于人来讲就是镌刻在每个人心中的记忆,不管岁月沧桑,还是河道改颜,永远都难以抹去。
一圈走过,回转到西市桥头、老榆树下,遇三五老叟在评头论足,遂凑上前去,静听一番。“这树是原来某某人家绿化庭院栽的,有不少年了!”“这棵树至少五十年了,我当时才二十几岁,现在我都八十二了!”“我们小时候,夏天老在树底下乘荫凉,有时下河洗澡,上来光不溜秋地在树底下晾干。”……这株老榆树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们的记忆之门,勾起了他们对往事的回忆,仿佛又让他们回到了孩提时代。
听老人们言,从中获知了市河历史的一鳞半爪和过往变迁。老人们回忆,老榆树旁的市河原来叫城河,是他们心目中的母亲河,过去两岸居民饮用水全取自这条河,老榆树之所以长成如此高大的身材与能够汲取城河充足的水源不无关系。后来,普及了自来水,城河逐渐荒废。由于疏于治理,淤塞严重,水质变脏,母亲河一度容颜失色,呜咽不已。而今,城河得到整治,又恢复了秀丽容颜,且更加青春靓丽,妩媚动人。
西市桥头的老榆树巍然挺立,它栉风沐雨见证历史,它扎根沃土诉说改变,它枝繁叶茂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