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3 20:08:50 作者:□ 许伟忠 来源:今日高邮
得知国禹诗集即将面世是在今年5月23日,与国禹一起去高邮市图书馆参加灯火读书会期间。虽未能先睹为快,而书名《贴地飞行》先引起了我的兴趣。是全书主题的提炼,还是其中某一得意佳作的篇名?这让我一下子记起了《克雷洛夫寓言》中的一句古老格言:“鹰有时飞得比鸡还低,但是鸡永远也飞不了鹰那么高。”鹰贴地起飞,一飞冲天,国禹用“贴地飞行”,是希望向读者传达一种务实的精神,又寄托自己一种博大的胸襟吧!
非常赞同刘能英先生《序》中所说,国禹诗集的第一个特点是“贴地”,这与他的人生历程相关。国禹的人生起点用“贴地”二字可谓贴切。1998年,他单位效益不好,买断工龄赴新疆等地打工,成了一个四海漂泊的打工仔。“卑飞暂尔无多恨,会有高风送上天。”(秦观《寄少仪弟》)国禹并没有因为一时的“卑飞”而自暴自弃,而是像一只鹰,相信定会有一飞冲天之日。不妨看他的《望夜空》:
孤身漂泊若浮萍,楼顶痴痴望斗星。
莫道相思追月影,他乡难忘母叮咛。
当他在城市高高的楼顶仰望满天星斗、思念慈母之时,兴许有过些许犹疑和彷徨。在《虞美人·打工仔》中,这样的彷徨和失意也有同样的流露。请看下片:
时时眷念家中老,叶动惊飞鸟。数年拼搏鬓添霜,空恨归期无望、独彷徨。
相信这种彷徨和失意的流露是真实的,让我们看到早年打拼时一个真实的国禹。难能可贵的是,国禹并没有在彷徨中沉沦,而是历经磨难,其志弥坚,对自己、对未来信心满满。他在七绝《打工》中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春风送我去他乡,苦辣酸甜独自尝。
信守初心莫嗔怨,抬头请看雁高翔。
处于社会的底层,饱尝生活的苦辣酸甜,他从来没有抱怨过命运的不公。这样的人生态度来自于他对初心的信守。初心是什么?“抬头请看雁高翔”!这个雁不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燕”,而是一只凌空高翔的大雁,可以等同于“鸿鹄”或者“鹰”。这让人想起那首曾经红极一时的《农民工之歌》的歌词:“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未来,我们的人生一样好年华!”看国禹一步步走过来的创业历程,看今日他在事业和文学方面的成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付出终有回报,有志者事竟成!
国禹的诗是唱给自己的励志歌,也是唱给劳动者的赞歌。读国禹的诗集,我特别注意到一组直接描写民工们工作、生活乃至情感的诗歌,诸如《给我的民工兄弟》《写给我的民工兄弟》《塔吊工》《架子工》《油漆工》《空调安装工》《外墙装饰工》和《虞美人打工仔》等,在整个诗集中占有了一定的比例。从题材角度说,当今之世,愿意为农民工奉献如此多笔墨的诗人诚为不多。也许有人会说,国禹有过那一段在底层打拼的经历,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在情理之中。然而,熟悉是一回事,当他已经从一个普通“蓝领”跻身于“白领”行列的时候,是否仍然有那份为普通劳动者而歌的感情则是另一回事。难得国禹是一个“信守初心”的人,是一个重情感的人,他对那些曾经与他一道走南闯北的打工仔们始终充满了兄弟姐妹般的情感。在他的笔下,民工们也一样有着丰富的情感。《打工寻梦》写道:
无眠长夜莺啼晓,朝日晖晖挂枝杪。
莫问因谁寻梦来,视频宛转相思表。
白天汗水流淌在一起,晚上抵足而眠。夜深梦醒,相互悄悄吐露思乡情怀。在他的笔下,民工们的生活也是多姿多彩、富有诗情画意的。如七绝《架子工》诗云:“举手拨云思故里,借来新月作归舟。”在高高的脚手架上,架子工思乡情动,于是想象举手拨开遮挡视线的云彩,驾一弯新月作扁舟返归故里。塔吊工的工作辛苦而危险,在《塔吊工》中,国禹将吊臂比喻能钓起四方的巨大钓竿,想象晃晃悠悠的缆索系住了快要西去的斜阳,“铁臂盘旋钓四方,风吹缆索系斜阳。”这是一种何其浪漫的情怀。此外,《油漆工》诗句“尘灰漫舞若秋霜”“彩绘人生要自强”,《塔吊工》诗句“不知明月何时起,摘颗星星赠与君”等,既让读者了解到他们劳作的艰辛和不易,也触摸到他们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意志和情怀,对他们油然而生敬意。
国禹这一组写给民工的诗歌之所以能打动人,愚以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他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亲历者。诗歌描写的民工角色多种多样,很多用的是第三人称。但是即使将这些不同的民工角色都转换成第一人称,也绝不会产生角色错位,因为国禹本来就是他们当中一个真实的存在。诗歌是他自己真情实感的流露以至喷涌,满满的正能量,读者能够感受到弥漫其间的尘土与汗水搅拌在一起的特殊味道。这显然有别于我们诗人到工地采风回来后的创作,虽然也是源于生活,但采风是旁观者的身份;国禹则不一样,他是一个亲历者。不妨借用一下古人评价秦观之语:“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之词,词心也。”国禹写诗用的是真心,打动我们的是他的真情。在此,也让我们一起对黄国禹——这位用真心、真情为劳动者唱赞歌的诗人表达由衷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