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7 20:16:28 作者:□ 丁长林 来源:今日高邮
1974年春,我随任国余队长进驻横泾公社谭圈大队,开展农业学大寨工作。在走访贫下中农的过程中,一位老人向我讲述了一个人牛情的故事。
谭圈大队8队有个叫马春生的人,幼年父母相继去世,是乡亲们共同关心、照应着将他养大的。马春生将近30岁那年,有个安徽讨饭的中年妇女来到谭圈。经过了解,这女人是一个无家可归、无老无小的苦命人。谭圈一帮热心人,为了帮马春生成个家,从中说合,将两个苦命的人送进了洞房。谁知,马春生刚过上美好的日子没多时,大难临头,妻子因难产大出血失去了生命。平日就寡言少语的马春生,从此像个哑巴。
生产队长俞来福看到马春生孤苦零丁的样子,十分同情,便决定把队里唯一的一头水牛交给他饲养,好给他做个伴。从此,马春生视牛如同兄弟,精心护养。夏季,他在家门口大树下搭建了一处凉棚,供牛纳凉;冬季,他将自家一间厢屋给牛居住,免得受冻。农忙季节,他每日轮换着喂给牛自家磨的豆浆和煮的米粥,隔上三五天,就从牛鼻孔灌进三四两豆油。自家养的鸡生的蛋,他一个也舍不得吃,聚到五六个后,就打在碗里,从牛鼻孔灌进牛的胃中。他疼爱牛,说:“牛和人一样,没有营养,哪来力气干活!”马春生喂牛的草料,总要用手一把一把检查,防止有杂物被牛误食;牛饮的水,都是用矾淀过的清水。所以,多年来牛从没生过病,身上的毛乌黑发亮,屁股滚圆,力气十足,耕起田来,马春生扶着犁梢都要带跑。
马春生把牛当作兄弟,牛则视他为可信任、可依靠的朋友。万物有灵,牛半天见不到马春生,便仰头呼叫,见到他,就摇头摆尾。
马春生养牛不觉已二十五六年了,他和牛都老了。马春生患有风湿性关节炎,走路都要扶拐棍。老牛也已拖不动脚步,白沫从嘴角不住往流下。有一天,队长说:“这老牛不能耕田了,养着也是费财费力,不如把它卖到城里回民饭店,好贴补些生产队费用。”马春生一听,忙跪在地上,抱着队长的双腿,哭着说:“队长啊,老牛为生产队干了一辈子的活,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它是我们的伙伴呀,怎么老了就不能让它安享晚年,还要杀了它?我们的良心过得去吗?”队长听了马春生一席话,摸摸老牛的头,两眼也湿润了。
马春生从死亡的边缘牵回老牛。他省吃俭用,不要生产队花一分钱,精心饲养他的年老伙伴。不久,老牛就老死了。马春生恳求队长叫几个人,将老牛埋在一个高土堆上。
送走了老牛,马春生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了。他向队长提出一个请求,他去世后,将他的遗体葬在老牛旁。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