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岳父的彩衣人生

2020-08-17 20:17:55    作者:□ 明昌林    来源:今日高邮

岳父宋一圣,大街后巷的人都喊他“宋四爷”。他是县城斑竹社的工人,木工、油漆工行行都来,什么都做,什么都想,只要他想做,肯定一流。

他那个年代,凭自己手艺养活一家人,且很滋润。后来,个个认为他有本事,是大本事。

在他十大几岁的时候,邻家屋梁上盘条大菜花蛇没人敢动,喊他过去,他徒手将蛇擒获,美餐后瞥了瞥一摊蛇皮,觉得扔了可惜。他见过邻居二胡的音箱就是用花白的蛇皮制成,随即找来一个大毛竹筒锯开做二胡的音箱,又找来一根小竹子做胡杆,按照正规的二胡模样弄来两根弦,一拉,“吱呀”作响,像那么回事。经过他不停地改进,拉出的声音也越发悠扬。

他将制作的二胡拿到北城门口摆个地摊。一会儿,所有的二胡全卖光。后来,他专做二胡,兼做京胡,但总有块心病,认为他的胡琴与专业的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提升二胡的品质,他到杭州、苏州民族乐器厂拜师学艺。在那儿,他学到了制作乐器的真经,那段时间也是他制作乐器的巅峰时期。从此,他的胡琴订制的人络绎不绝,就连省京剧院及各大剧团都赶过来订制二胡、京胡。宋一圣在里下河地区已经是一个响当当的名人。

公私合营后岳父归到了斑竹社,看着他拼命勤奋的样子,从厂长到工人个个都竖起大拇指说:“宋一圣这个人,好学!”

岳父工作非常勤奋,他是苦中苦乐中乐,喜欢酒,虽不嗜酒,但一天两顿。刚做他家女婿,我常陪他喝酒,每天一到饭点,几个小炒上桌,美酒倒好待客,我现在的这个酒量估计就是那段时间他培养出来的。

岳父朋友特别多。他喜欢一方院子,一张桌子,一人独饮。喝着喝着,变成两个人。喝着喝着,变成七八个人。喝着喝着变成一大桌子。

他家院子不大,果树多多,枇杷、李子、桔子、杏子、柿子交替登场。夏夜里,纳凉的人群围坐听戏,眯着眼睛伴着京韵,中指惬意地敲打着节奏,摇头晃脑地入在戏中。秋风中,树上的果子挤果子,桌旁的听客脑袋碰脑袋。收场前,一位老人看着随风摇动的累累果子说:“一圣啊,这一树的果子,就看着你红呢!”有了宋一圣,这方小院更生动了;有了宋一圣,街坊邻居有去处了;有了宋一圣,亲戚朋友更融洽了。

他的这帮邻居玩友中,也分帮派,特别是唱京戏时,玩得好的人经常聚成一团吹拉弹唱,而一些技术平平、刚刚入门的却无人搭理,想喊两嗓子,不会有人配合,可只要找到岳父,他从不推辞,悄悄地带到一边认认真真地拉,尽管唱得字不正腔不圆,那胡琴声总是那么有板有眼。因为他认为只要来玩的,是瞧得起他宋一圣,来者都是客,他巴不得每天家里都高朋满座。街坊邻里,从小孩到老人个个都打心眼里夸:“宋一圣这个人,好客!”

随着岳父制作乐器的名气越来越大,找他的人越来越多。凡出自他手的乐器,有点小问题找他维修保养,他不收费。里下河边远地区找上门维修的客户,他不但不收费,有时反而管人家一顿饭。

岳父的性格非常好,从不主动与人发生矛盾,对一辈子性情刚烈的老伴更是谦让包容。只要老两口斗嘴吵架,岳父总是酒杯一丢,匆匆跑出家门,静静地坐在运河边上独自思“过”。一会儿,又匆匆走进家门,像是什么事情从未发生。亲戚朋友们都说:“宋一圣,是个好人!”

除了制作二胡和京胡外,岳父还喜欢唱唱京戏,什么《空城计》《萧何月下追韩信》,唱得都非常好,唱了很多年。他一直有一个愿望,想在过八十大寿那一天穿上一身行头唱一出戏,用他自己的话说,来一次正正规规的“彩唱”。

女儿们明白父亲的心思,便悄悄地到苏州戏剧服装店为他选购了一套蟒袍。岳父用戏剧演员特有的目光盯着这套戏服,面色透红地穿上,慢慢地扣上每一个扣子,又微颤着双手认真地扎实每一根带子。扣着,扣着,岳父好像已经走进戏中。扎着,扎着,家人们已经聚拢到他的身边。岳父突然兴奋地一嗓子,“明珠久埋尘土中,怀才不遇梦成空……”伴上一个短促有力的亮相。

家人们被他这一嗓子、一亮相惊到了,不敢出声,良久,才不由自主地对着这个颇具雕塑感的戏剧形象敬仰地鼓起掌来。

这个形象在一年后却永远定格在亲人的记忆中,岳父终因病没有能等到自己的八十大寿。那天,女儿们一边低泣,一边为父亲穿上蟒袍,帮助父亲圆满了他的彩衣人生。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