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一粥一饭里的家风

2020-09-07 19:57:13    作者:□ 高晓春    来源:今日高邮

前几天,我们一家人聚餐快结束时,我见小外孙女碗里有剩饭,便端过来吃了。家人对此见怪不怪。平时,我不浪费粮食是家里公认的。这得益于儿时母亲对我的言传身教。

50年前,我还是垂髫小儿,虽懵懂无知,可对母亲用餐时舔碗和捡米粒的记忆,却如那时念过的书,多年过去,仍清晰如昨。

那时,我家门口长着几棵梧桐树。每到夏季,树冠如盖,荫翳蔽日。树下就成了一家人吃饭纳凉的好地方。一次,我肚子饿了,母亲给我盛了一碗粥。说是粥,其实还有大麦片和倭瓜。我坐在小板凳上,“呼噜呼噜”地喝完粥,便将碗放在小桌上。

母亲见我喝完了粥,从桌上捡起我漏下的米粒吃了,然后拿起碗,不紧不慢地舔着。舔到碗底处,她还把右手食指弯成一个半圆形,将在碗底刮到的像面糊一样的稀粥放入口中。我见状很诧异,觉得丢了面子,生怕被邻居瞧见这种不雅的吃法,渐渐地满脸通红。我嘟起嘴巴,开始说母亲:“你吃的样子难看死了,今后不要这样吃了!”

母亲见我不乐意,放下碗,笑呵呵地说:“伢子,你小呢,妈是从苦日子过来的,一粥一饭难来呢!你落在桌上的米粒和碗里没喝光的粥,我给你捡起来、舔干净,是好事啊,过日子可千万不能浪费一点粮食啊!”

也不怪母亲时常念叨,在那个年代,父亲是老师,收入微薄,家中一日三餐不是喝粥,就是吃掺有大麦片的杂粮饭。杂粮饭吃了让人觉得嗓子干涩、寡淡无味,可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我们也没有其他选择。

吃一顿白白的大米饭成了我孩提时的奢望。邻居二子家条件好,常常能吃上大米饭。一天中午,他捧着一碗大米饭来我家门口,边吃边显摆。见到雪白的大米饭,我目不转睛地盯着,不自觉地咽着口水。母亲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拍着我的头说:“过两天农忙,我和男劳力一起干活拉犁,就可以分得一碗大米饭,到时候带回来给你吃。妈用香油炒给你吃!”母亲说这话时,脸上满是自豪。

我的愿望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终于实现了。那天凌晨,母亲干了一天拉犁的活,分得了一碗大米饭。她当然不舍得吃,饿着肚子一路小跑回家。看到白白的大米饭,我兴奋地在母亲身边跳来跳去。母亲下锅炒饭时,我就一直在旁边守着。等饭端上来,我立刻以风卷残云之势将那碗金灿灿、香喷喷的香油炒饭吃下肚了,嘴上油晃晃的,心里那个美啊——这可真是我这辈子吃得最香的美食。

“别噎着,桌上和碗里还有好几粒米呢!”母亲皱起眉头。她先将桌上散落的米粒捡起吃下去,又从我手中接过碗,将我没吃干净的米粒慢慢舔掉,然后才去洗碗。

直到年岁渐长,我才懂得,在那个缺衣少粮的年代,目不识丁的母亲虽说不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成由勤俭败由奢”,却在一粥一饭里传承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家风。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