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边读边品《宁作我》

2020-09-24 20:15:13    作者:□ 侯惟峰    来源:今日高邮

早几年认识年轻的杨早博士,上个月,在手机上翻阅到汪曾祺文学自传《宁作我》出版,主编居然是杨博士,便毫不犹豫地购买了一本。算我运气好,书到没两天,杨博士就来到了高邮。在汪曾祺纪念馆的汪氏家宴祺菜馆,我有幸见到了他,这是我第三次与他见面,前两次的见面没轮上说几句话。这次,杨博士高兴地为我在书上签了名,并着身边工作人员钤了汪曾祺和汪朗先生的印章。

一个静谧的傍晚,我在汪家客栈二楼,找了一间面对汪家花园的客房,沏一杯茶,坐在阳台上,眺望汪园的美景,静静心,翻开了《宁作我》。

书的第一页,是汪朗先生为这本书写的代序:《汪曾祺的固执》。

“老头儿”这个词,但凡喜欢汪老的人都不陌生。没有看过这篇序之前,我同大多数人一样,都觉得汪老在家里肯定是一个很随和的老头,所以才有“老头儿”这个称呼,却不知其背后,序中讲汪老写过一篇《多年父子成兄弟》的文章,其中有一段:

我的孩子有时管我叫“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都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的、充满人情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意思。

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这一段,我觉得应该分享给天下每一位家长和做父母的。我现在做着两个女儿的爸爸,回想起做儿子的经历,我的爸妈还算合格,没有给我太多设计和要求,可能是当时经济条件不算好的原因。再看看现在,很多家长让孩子在学前就学这学那,补这补那,还振振有词:“我这是为你好!”这真的是为孩子好吗?在我们那个年代,我还真没听过多少学生自杀、学生得抑郁症的事件。也有可能是现在媒体多,关注的人多吧。孩子,应该有快乐的童年,我们是给予者而不该是剥夺者。

话说回来,汪老这样对儿女和孙女,是他脾气特别好吧?可不尽然,汪朗在序中披露:“老头儿虽然脾气很好,但偶尔也有发火的时候,有时还挺激烈。”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有多少人能像汪老那样,既有怨气,又不堕落,另找一种方法来纾解愤懑。汪老之所以文章写得与人不一般,可能和他的心境也有很大关系吧。

“老头儿在一般事情上都还随和,但有时候也固执,这主要表现在对待文学作品上。”汪朗如此评价汪老对于文学的固执。我觉得这种固执真的很可爱,一个人对于自己的事业和追求如果没有一点自我的话,会失去方向。如今社会,随大流、得过且过的人很多。回想起自己,在一些曾经的失败后,还真的是缺少一些像汪老那样的固执。

一位作家朋友说,汪曾祺没有写过自传,但他用作品写了,用他的文章作为不停的步履,走过了他的文学人生,丈量了这个他始终觉得温情、可爱的世界。“散落各处的自传,被拢到了一块儿。” 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了解汪曾祺,我就从这本书开始,边读边品。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