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金大厨

2020-10-12 18:51:39    作者:□ 王庆    来源:今日高邮

金大厨长我三岁。

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金大厨读五年级。我读四年级的时候,金大厨仍读五年级。我读五年级的时候,终于跟金大厨同班了。金大厨从学长激流勇退成亲切的同窗,足足花了两年的时间。

课间,我经常和小伙伴们走象棋,一旁观战的金大厨看得心里痒痒的。我能理解金大厨,因为我看电视剧《天龙八部》的时候,看着看着,突然觉得自己就是乔峰,见人就比划着拳脚,嘴里发出“嚯”“哈”的声音。同样的道理,金大厨看下棋,突然也能把自己臆想成象棋高手。可是,金大厨的水平实在太烂,让他半壁的车马炮,他也难得赢一回。他偶尔偷吃到一只车时,神叨叨地讲解他是如何巧妙布局的,一副半仙状,很得意,可走到最后败局已定时,他的神情就回到了望着只考了三四十分的数学卷的样子——低着脑袋,尖着嘴,搓着耳根,一脸的羞涩。

费脑子的事情,金大厨虽不灵,动手的事情却是个好佬。我们小学的厕所后面有一块菜地。有一次,老师带领我们全班上劳动实践课,给菜地施肥。我们男生两人担一桶粪都直不起腰,可金大厨挑起一担粪能一路小跑,那架势俨然一个壮劳力,讨得老师欢心大笑。金大厨在这种课上获取了存在价值,他自豪地说:“两年前,我家水缸里的水就包给我了,一池大粪算什么!”

小学毕业了,金大厨跌跌撞撞地跟着我们进入了初中,时年他已十七岁。金大厨实在不是个读书的料,再读下去就是浪费口粮了,索性只读了一学期,便辍学在家。

金大厨的母亲很快在供销社食堂为他谋了一份当锅的差事。我觉得金大厨很适合这个行当。我们同班共读的那年头,我常去金大厨家里玩耍,进而发现他无论是劈柴生火,还是淘米切菜,动作娴熟利落,嘻哈间,几道菜就端上了桌。

隔锅饭香,有一段时间,我依托金大厨这一老同学的关系,跑到供销社食堂代伙。金大厨对我很关照,经常背着食堂里的老师傅给我一些方便和实惠。当然,除了饭点时间,我也偶尔去看看金大厨。他系着白围裙,铲煤,掏灰,剁肉,刷锅,不慌不忙,虽不改往日的嘻哈,但也不难看出几分无师自通的天赋。

后来,我到外乡镇读高中,这个期间,我没有见过金大厨。这就好比我和金大厨共同走了一段路后,来到了一个丁字路口,从此,我们各奔东西。

一九九七年,我高中毕业了,正准备参军,不料就在离开家乡的前几天偶遇金大厨。那天下午,金大厨从外面办事回来途经我们村时被我撞了个正着。我把他拽进家门,母亲热情地打了蛋茶。言谈间得知,金大厨迈入社会后的几年来,托媒,相亲,订婚,结婚,生子,一切按部就班,虽才不过二十出头,但此时已为人父,让人感慨同样作为农村青年的我,即使比金大厨多读几年书,也将早早地落入农村世界里这个天道人伦的归宿。我有些不甘,甚至害怕。我在想,若不是参军在即,我和金大厨从丁字路口走散后,会再一次相逢于未来的同一条路上。

此时的金大厨仍在供销社当锅,他的爱人出身于手艺世家,在小镇上开着一家理发店,女儿刚出生数月。我惊叹于金大厨这几年来的顺风顺水,他却说:“我们不会读书的人就这么回事,了却父母的烦忧,早点成家,这就是尽孝。”金大厨这次倒是没有像偷吃一只车后的神神叨叨,让人觉得他在嘻哈散漫之余,知了不少的人情世故。

我参军后的不久,跟金大厨有过几次书信往来,内容无非是叙旧和一些相互勉励的话。也记不得是谁先没有回信,我们的联系就此中断,不想这一断就是二十年。

再次见到金大厨,是前几年的春节期间。我的姨父七十岁寿宴,未曾料到是金大厨上门掌勺。原来,金大厨早在十多年前下岗,他一展在食堂里练就的厨艺,一举成了远近闻名的乡厨。农村的红白喜事多,十多年来,金大厨的生意一直红红火火。

金大厨头戴烹饪帽,身着白色工作服,颇像星级酒店里的大厨师。二十年未见,我顾不得他身上的葱花味,我们热情相拥。金大厨依然精干不减当年,只是腰身有些佝偻。他操起长柄大铲就像泥地里挥舞着的铁锹那般灵活肆意,油盐酱醋的抛洒看似嬉笑不恭,却不想功夫尽在指间精准的拿捏,看得我瞠目结舌。

我说,过几年我可能也会麻烦老同学。

“多少桌,一桌多少的标准,你告诉我就行。我把菜单开好,你照着单子把菜买来,其它什么都不要你管,我保证把酒店搬到你的家门口!”金大厨把胸口拍得咚咚响。

金大厨的档期紧,加之我回乡不多,这就更难碰到他了。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微信里知悉各自近况。金大厨的爱人还在理发店,女儿快大学毕业了。他在小镇上盖了小洋楼,不忙的时候,经常在微信里晒一些小酒、花草和猫狗,尽显闲云野鹤的田园惬意。

此时此刻,我正在秉烛“爬格子”。我想,人在他乡若不做大事,不赚大钱,所作所为也无非养家糊口,那又何苦背井离乡?万般皆有品,不唯读书高。读书能改变人,劳动同样也能改造人和成就人,金大厨就是一位出色的劳动者,日子照样比我这个靠读书在衙门里听差的人过得殷实有余。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