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9 18:34:32 作者:□ 王鸿 来源:今日高邮
不能忘记县工农教育办公室高庆森主任。正是他的牵头联系、争取和组织报名、复习、考试,才有了职大高邮中文班。
当年扬州职工大学决定在高邮开办中文专业业余班的通知一公布,对一批数次高考未果、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干部职工来说,无疑是一缕徐徐的春风吹进了心田。经过考试和体检,职大高邮中文班录取正式学生27名,旁听生6名,其中女生6名。我有幸成为一名正式学生,这是我人生发生转折的起点,靠着职大复习班的基础,当年6月我又通过了国家物价干部招考,11月又调入县委组织部工作。
也不能忘记县职工教育办公室王梓主任。县政府明确职大中文班由1984年体改后新成立的县职教办直接负责。王梓主任非常重视职大中文班的教学管理,他特地调县曙光中学具有教学和管理经验的刘奇棠老师担任班主任。当年9月初,在县公园会堂专门举行了隆重的职大中文班开学典礼,邀请时任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扬州职工大学领导和学生所在单位负责人参加。我因在扬州广陵区委党校参加物价干部培训,未能赶上开学典礼,很是遗憾。针对职大中文班没有固定校园和教室的状况,职教办采取借用的方式,第一学年在新河边县商校,第二至第四学年在县工人文化宫,保证了老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
更不能忘记与我同窗四载的同学们。职工中文班学生中,最大的30多岁,最小的20岁。他们虽来自机关、事业和工商企业,年龄有差距、文化基础不等、人生的经历也不尽相同,但都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有一股要把过去浪费的时光补回来的劲头,这是一个勤奋好学、团结向上的集体。职大中文班利用业余时间上课,每周两个半天、两个晚上,学生需要一边工作、一边上课,妥善处理好学习与工作、学习与家务之间的矛盾,到课率、学习热情却非常高,认真听课、记笔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最不能忘记的是我们的任课老师。职大中文班虽然是业余班,但任课老师却不业余。职教办领导聘请的师资力量都很强。16门课程中,有10门由高邮师范、高邮中学的专职老师担任,他们高超的教学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让学生十分敬佩和自豪。高邮师范的宣景文老师教现代汉语、普通逻辑,严格严肃严谨,语速很快,颇有男同志的风格;陈克猷老师教古代汉语、古代文学,功底扎实厚实,四川方言特有味;莫绍裘老师教文学概论,特殊的经历让同学们肃然起敬,他板书虽少,但讲起文学评论和现代诗赏析却娓娓道来,见解独到;朱延庆老师身为副县长,从繁重的行政工作中挤出时间为学生上课,教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往往沉浸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中,有激情、有诗意、有感染力,板书流畅硬气,执教时间也最长,近四学年;高邮中学杨汝栩老师教中国通史、中共党史,坦诚直爽,敢讲真话,知识面非常宽。可以讲,听他们讲课是一种享受。其他6门:写作、秘书学、哲学、法学摡论、文秘、调查报告分别由政协办朱德源、农工部王殿传、市志办王鹤、司法局戴道恩、市委办姜仁福、人大办陈仲如担任,他们多有机关秘书的经历,有很强的文字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高水平的教学,确保了学习质量。扬州职大老师来邮监考现代文学和中共党史,认为高邮中文班的试卷比职大本部深得多。
学习期间,班上开展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来活跃学习气氛,虽不多,但每一次都能让学生铭记在心。班级演讲,每位同学上台,展示自我风采;编辑一期《文游台》班刊,汇集了部分同学撰写的小说、散文、文学评论习作,展示学习成果;参加当年全县职工篮球比赛,展示团队精神;赴扬州职工大学参加毕业典礼,在瘦西湖组织毕业联谊活动;还组织全班赴安徽黄山游览,记忆深刻。
四年的求学之路艰苦而难忘、充实而快乐,让我们倍加感到知识的珍贵,丰富了人生阅历,提升了思想境界。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