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家乡的炊烟

2020-11-09 19:33:45    作者:□ 谈健    来源:今日高邮

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越来越丰盈,炊烟就像一个迟暮的老人,在夕阳中越行越远,湮没于历史。在老一辈人的生活中,炊烟是召唤的号角,让人们停下手边的工作,赶路、回家。

那时候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灶台,有灶台肯定就有烟囱,有烟囱就有炊烟,有炊烟就有温饱。

炊烟是有味道的。农村灶台烧得最多的就是树枝和秸秆,秸秆是稻谷、小麦等农作物的茎叶部分,也是农民烧饭最好的燃料。用秸秆烧出来的炊烟,经过烟囱缓缓上升,氤氲在空气中,空气也就有了味道,甜甜的、香香的。儿时,总是在外疯玩,可只要闻到这个味道就知道应该回家了,因为可口的饭菜已经快要做好了。

炊烟的味道不仅好闻,而且好吃。长大后,走过许多地方,吃过很多美食,似乎都不如印象中炊烟的味道。记忆中的冬天总是格外寒冷,河面会结厚厚的冰,所以冬天成了爱玩的“野孩子”最乖张的季节,蜷缩在家中的日子并不是那么无聊,反而显得温暖。家里因为有灶台,热气蒸腾,屋内的温度很高,丝毫感受不到寒意。爷爷总会在做完饭后往灶膛里塞几个红薯,利用灶膛里的余温慢慢将红薯烘烤熟。这是农村孩子为数不多的零嘴,所以往往饭都不会扒拉几口,留着肚子吃红薯。在漫长的等待中,爷爷终于用火钳将红薯从草木灰中扒拉出来,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因为温度过高,手指烫得很,所以又连忙轻丢地上。过了一段时间,红薯的温度略降,就再次迫不及待地拿起,向门外跑去。外面的寒意一下子往身体里涌,但是将手中的红薯从中间掰开,一股子香甜的烟火味从鼻腔直接灌入身体,将寒意驱散。再长大嘴巴,猛咬一口,那滋味难以形容,只感觉自己可以凭此去对抗一整个冬天的冷了。这就是炊烟的味道,很好吃,而且能敌着冬日的寒。长大后,吃过很多种红薯,只是再也没有炊烟的味道。

老家是一个江南小村庄,水网密布,丘陵纵横,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白塔。这个名字的由来,听老一辈的人讲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这个美丽的故事和炊烟有关。相传,很久以前,河妖肆虐村庄,百姓苦不堪言。有一天,一个云游道士路过村庄,乡亲们哀求道士降妖伏魔,拯救一方。道士苦于自己道行有限,不是河妖的对手,只能告诉百姓,去拜函山土地庙的土地爷,求他大发慈悲。于是,大家带上最好的祭祀食物跪拜土地爷,求得一法。那日中午,河妖再次上岸祸害村庄。家家户户依法用秸秆烧火,炊烟袅袅上升,在空中凝聚成塔状,放出金光,收服了河妖。从此,村庄改名为白塔。神话的真实性自然不可考,但是听着老一辈们一代又一代地讲着这个故事,心中总会对村庄、对炊烟生起敬畏。

炊烟现在已经越来越不可见了,但是每次回家,走到村口,我还是会下意识地抬头看,深呼吸。空气中炊烟的味道一直都在,就像儿时的番薯味道,萦绕心头,不曾散去。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