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被震动的光泽

2020-12-17 19:23:35    作者:□ 周荣池    来源:今日高邮

太湖是江南的一个顿号。它将地理和光阴在此挽留,让时空有了古典的光泽。这光泽是波涛潋滟的水光,是柔情默默的时光,是吴越旧地的荣光。无论你何时抵达,以及多次以后的到达,当你一脚踏进那黑白灰色调的诗行中,那些古典的光泽就会在你心里荡漾和震动。就像这个大湖的旧称震泽一样,这种感觉是隐秘而又是强烈的。江南古镇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只不过它们有美的最大公约数。它们有位于水边、乐于安闲、暗藏华丽的共同认识,所以每一次和每一处到达都会让人心安。就像文物各美其美,但包浆的意境是一样的。

震泽的老街是打开的,游人如家人一样自由出入——这样的感觉好,旅行更多的正是想在他乡找到故乡。入口沿街便是开门见山的风味,那些江南的酱色猪蹄一点也没有油腻和俗套的感觉,那是一个个雅致的墨团,挂在人间和诗意的接口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姑苏旧地的“吴”字,岂不正是天堂与人间的入口呢?

水光远远地就铺陈开来。震泽的水比周庄阔绰,比乌镇明媚,又比长江温婉。人在水边石板路上走,其实水是比石头还坚硬的事实。石头被脚步磨砺出时间的光泽,而水自有自己独特的光泽。它不被任何世间一切改变,它是修饰和改变人间的一种存在。水光如乡音一样坚硬。吴语柔软之中其实也别有自信和风韵。那些挑着担子买卖的老乡,他们的手艺和担子里的风物,和乡音一样是世上无可超越的意境——只有在江南,这些才成立,而有江南在,这世上的美好也才完整和成立。

作为风景的老街在烟雨江南的氛围中楚楚动人,但又似乎少了鱼米之乡哺育古往今来的证据。让人觉得这景色像修辞过多的文章一样,少了一些坚硬的证据。水光是一篇文章的意境,可即便是浮光掠影的翻阅,心里到底也想看看光阴的内存。正想着,脚步就打开了富庶之地的历史册页。光阴的大门在一处农机博物馆门口开始独立成章地表达和铺陈。那些收罗来的古旧农具,甚至只是仿制或者只有影像,但它们是一座古镇、一段光阴以及一种生活的根与本。它们养活了古往今来的日常,也无时无刻不证明着日常的存续和未来。也许这些农具已经全然地失效,但它们养育的风味、风物以及风土已经在光阴之中扎下深根,在子孙们的舌尖和梦乡里定格为准确的江南味道。被制作成模型的“太湖三白”在玻璃展柜的灯光中有些失真,但其所凝聚的味道不需要再去解释,它们已经从太湖经过锅碗瓢盆游向江南儿女的口舌时得到了永生。

沿街往前走,时而见到天空,时而又是廊庭,就像是一篇文章的虚实相生。站在平民聚集的南岸,远远看到富庶繁华的北岸,在被流水隔绝而又联系的两岸之中,构成了震泽的全部。水光、时光以及即将见到的关于这个古镇的荣光在岸边已经一览无遗,它们一再以古典的光泽震动人的心怀。走到南岸向西的尽头,马路豁然开朗,突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人就像是站在时光穿越的接口,一时候觉得虚幻而失真。赶紧加快了脚步继续往历史的深处走去,把以后也会成为古典的当下抛在了车水马龙的身后。

大顺米行自然是古镇的高潮。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地方、每一段光阴都是需要这种充满荣光的高潮的,因为所有的诗情一定基于俗世的供养和维系。游人如织似乎延续这里过去亦官亦商的荣耀意境。商是维系民生的大顺米行,官是望族徐氏的师俭堂。米行是民生的出入口,粮食从水边的门楣进入买卖之地,又像流水一样养育四面八方的日常。基于买卖的大顺米行并非一副势利精明的嘴脸,它有自己的诗意、情趣和观念,这几进几出的房舍以及各式陈设就是最好的注脚——师俭堂崇尚俭朴,但在想象、诗情和理想上没有半点简省。这种荣光基于富庶但并不炫耀,它是江南富足、内敛以至典雅的一种态度和方式,是鱼米之乡饱读诗书的日常。

所有的繁华都会被离开,游人的抵达也是为了离开。烟雨的巷陌中初冬微寒袭来,就像读一篇陌生文章时候的冷清,但不必担心这人间会有任何冷漠,时光其实就一直这样安之若素地流淌。慢慢走过或者停顿下来,茶社中喝一杯江南的水。温润的树叶在沸水中重新绽放,就像这古镇的光阴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开。从这里走过一定要停下来喝一杯茶,把这里草木的清辉含在口腹之中,留在记忆深处,那是最美妙的江南味水。从此,江南就在你的心里满满地存在和生长。

这时间的光无不在到来和离去,谁都是世上的游客,也许离开才能让到达更加诗意。只有那河水是永远迷人的事实——像那叫做“长漾”的名字,一定会在走过去的人们心里常常地荡漾,那是被震动的古典光泽——那些细腻是河水不变的耐心,那些烟雨是江南失传的消息。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