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我愿家家有“心声”

2020-12-24 21:02:49    作者:□ 姜善海    来源:今日高邮

金华兄作《心声》,付印赠我,读罢感慨良多。

金华兄十六岁工作,当教师一年多,一辈子从事农村文化工作,我则一辈子从事农村教育工作。那时,县级文化教育主管部门叫“文教局”,乡镇主管文化教育的干部叫“文教助理”,文教合建一个支部;在乡镇,文化教育是一家,我们是一家人。

金华兄是个饱经艰难困苦的人。四岁成为孤儿,被佛家弟子收养,在庵堂长大成人。这饱经苦难的童年,成就了他成为一个用心学习、实在做人、踏实工作、热心公益、不断追求的人。在庵堂长大,耳提面命、耳濡目染佛家的慈悲为怀、一心向善,又成就了他成为一个极具情商的性情中人。言行出于心性,《心声》十六个章节中,处处有令人动容动情之言、之行。

金华兄是一个实在的人,规矩诚信做人,踏实勤奋做事,待人接物,从来“不打诳语”。一站之长,既要“谋篇布局”,更要脚踏实地、亲力亲为,努力作到上下满意、皆大欢喜。热情待人、认真做事,广结了人缘,服务足迹和得人赞誉遍及八桥、伯勤及江都永安、真武、滨湖等周边乡镇。退休这么些年了,多少人见了面,还是热情地称呼他“吕站”“老站长”。

金华兄是个平平凡凡却有着强烈追求的人。

幼时生活艰辛,追求温饱;及长,追求改善困窘,白手建家园。深知创业不易,懂得生计艰难。虽穷,无道之财却不肯接受。收养他的十方修庵住持赠他一根金条,“无功不受禄”,他奉还恩公,坚辞不受。

少时读书,追求学成学优,其实追求的是立身做人、立业做事的根本。他认为,“名利确是假,德才实为真”。他学文化,学技艺,琴、书、画、印,样样成绩突出,超乎常人:学琴能登台伴奏,能谱曲作歌;钢笔字、钢板字、美术字、行草隶篆诸体毛笔字,得心应手、自成一格;宣传画、漫画、油画、国画,一方有名;治印,自娱自乐亦乐人;学文,虽仅小学毕业,却能撰出《心声》,书中闪光的锦言佳句多多。他对学习和技艺的追求,使他成为了一名合格、称职、优秀(获若干县市省表彰)的农村群众文化工作者。

青年、中年追求工作先进、成绩突出,追求家境宽余,追求子女上进。他说“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家长的影子”,他教子有方、有成。

金华兄一生敬畏因果,关爱弱者,珍爱生命。退休后投身关工委,热心解危济困、帮扶后学,带领儿孙及众人捐资助学,赢得了普遍的赞誉。

《心声》之印行,当是金华兄耄耋之年的人生最后一个追求,一个属于文化工作范畴的、更高境界的追求。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