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豆 腐

2021-01-14 20:21:14    作者:□ 丁鹤军    来源:今日高邮

汪曾祺先生不仅是享誉文坛的大作家,更是资深地道的美食家。他多次提到高邮的豆腐、高邮界首的“茶干”、高邮周巷的 “汪豆腐”。他曾专门写过一篇洋洋洒洒四千余字的散文《豆腐》。文中,他对这种价廉物美、营养丰富、滑润清香的大众化食品,如数家珍,侃侃而谈。读完《豆腐》,顿觉豆腐醇香浓郁,诱人馋涎。

汪老笔下的豆腐写得极富家常情调,而从高邮走出的民营企业家陈寿平的豆腐产业在太原做得风生水起,更有格调。

寿平和我是同龄人,且我们的老家仅一河之隔。俗语说,人生三大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寿平的祖上在古庄做豆腐,经营有道,置买了田产,阶级成分划分的时候定为了地主。其实,我们两家做的都是一样的辛苦活计。我的祖上也不容易,在司徒大街上打铁为生。寿平继承祖业,把家乡的豆腐卖到了北方,在太原创建了现代化生产流程的金大豆食品有限公司,也算是豆腐世家了。随着食品深加工,“金大豆”豆腐的品种也在不断改良增加,由原来单一的卤水点豆腐,发展到用石膏点的嫩豆腐、入嘴就化的乳脂豆腐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年销售额超过亿元。“金大豆”已走出太原,誉满山西,成为尖草坪区的龙头企业。寿平能有今天的成就,和他平素做人是紧密相关的,就如他做的豆腐一般,洁白温润、清爽细腻、方正有型。

据传,豆腐的制作是淮南王刘安在组织方士炼丹实践时无意中发明的。刘安无意间造福了老百姓,恐怕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家乡作家汪曾祺先生赞豆腐,家乡企业家陈寿平董事长做豆腐,小小豆腐为何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实践证明,豆腐是中国的国粹,是饮食文化素食菜肴的主要食品,也是老百姓餐桌上须臾不少的副食,其色白净,其质柔软,老少皆宜,生熟皆可,深受大众喜爱。我的内侄女张北方嗜好豆腐成痴,是“宁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腐”,平时的零食就是一方豆腐,手掐一小块,放入嘴里,嚼得有滋有味,百吃不厌。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出生在里下河农村。在那个时代长大的人,对豆腐更熟悉,更情有独钟。我对豆腐也是有一份情结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的生活还很贫困,豆腐虽然经济实惠,也属于“珍馐”。家里来客人了,或者逢年过节,才能吃上豆腐。菜园里青黄不接,大街上也有卖豆腐的。“菜不够,豆腐凑。”家里临时来了亲朋,奶奶总会给我两毛钱,让我拿上碗去街上“捧”豆腐。我记得,那时候的豆腐才四分钱一块,虽价格低廉,也是招待客人的一道上等好菜。豆腐的做法五花八门,我独爱家乡的普通做法——汪豆腐。童年时代,饭桌上有一碗汪豆腐,便是奢侈的幸福生活。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豆腐更是春节的必备年货。记忆中,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张罗磨豆腐。豆腐的原料是一般黄豆,制作的方法还是原始的传统工艺,纯粹依靠人力来完成,一道道工序是繁琐、繁重的苦力活,既消费时间又消耗力气,既需要耐心细心又必须具有丰富的经验。选豆要精,磨豆要稳,煮浆要慢,滤浆要细,点卤要匀。那几日,村里的豆腐店里豆香四溢,雾绕四方。人们自觉地排队等候磨豆腐,挑着的桶里是浸泡一夜后的黄豆。黄豆都是自家种的,施用的是农家肥,颗粒并不大,但依旧饱满充实。磨豆腐需要两个人配合,一人推磨,一人往磨孔里舀黄豆。豆腐店里的“丁”字型工具的推杆“咯吱咯吱”地响个不停,石磨一圈一圈转个不停,白白的豆浆就从两块石磨中间的缝隙汩汩流淌出来,滴落在大缸里。我年幼好奇,争吵着也要推磨,费了很大的力气,却推不动沉甸甸的磨盘。“有钱能使鬼推磨”,是说有钱人可以让鬼来代替推磨这项苦力,可以想象这个活计有多苦、有多难。那个时代的农民,生活困苦、性格坚韧,就是在这苦苦煎熬的推磨中品味着生活的点点滴滴的甘甜。

石磨子磨完黄豆,还需用纱布滤浆。豆腐店里的房梁上有一个固定十字架,四个角吊着方形的粗纱布布兜,是专门滤浆用的纱包。豆浆在摇晃的重力作用下,从纱布中沥出,漏到下面大缸内。纱包里剩余的渣子,就是豆腐渣。豆腐渣是舍不得扔掉的,父亲用麻菜和豆腐渣一炒,是早晚吃米粥的可口小菜。

豆腐做好后,切成方块,养在装着清水的铁皮桶里。刚切块的豆腐热乎乎的,柔软光滑、晶莹剔透。我抵不住豆腐清香的诱惑,偷偷地掐上一块,悄悄地塞入嘴里,绵软可口、余味悠长。

一块豆腐,在清浅的时光里,飘溢出一碗人间烟火的馨香,承载了一份美好的回忆、一份温暖的情怀。我似乎又闻到了汪豆腐散发的清新气息,颤悠悠、香喷喷,从千里之外的故乡飘然而来。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