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5 17:20:34 作者:□ 戚晓峰 来源:今日高邮
多年前,他在车逻公社插队时,与生产队一个同龄的盲人扒在竹竿上踩水车,踩着踩着,那个盲人仰“望”天空、面带笑容地问他:“人家都说你长得好,你究竟有多好看?”“告诉你噢,我在你们车逻排第一。”他不紧不慢地随意一说。
这话有点玩世不恭。他颜值是否如他所说?我个人认为,是。记得小时候,珠湖照像馆的玻璃橱窗里一直展示着张虎的肖像,黑底特写,很帅,明星范。
张虎祖上有过四品官,到他爷爷这辈,他们家已成为破落地主。张虎少年时代,他们家更是一贫如洗。炎热的夏季,新河边一转全停靠着西瓜船,张虎经常和一群小伙伴趁船家稍不留神,立刻滑下水去,抱上一个西瓜潜入水中。当船家发现,用船篙往水里捣时,他们已潜游很远。12岁那年,他看人家卖棒冰赚钱,便也身上挂着木头箱,用小木块敲击着箱盖,沿街叫卖。一天下来卖不了几根,剩下的在家无法存放,他自己找关系将棒冰放进肉联厂冷库。一次他进冷库时间长了一点,准备出来时,冷库保管员已误将门牢牢锁住。他只好在里面不停地运动,等下一个人来才得以出冷库门。他说:“那次,我差点儿也成冰棍了。”
花季少年张虎响应国家号召,下放到车逻新胜大队。他很开心,觉得自己像出笼的小鸟。他和当地人共同体验着真实的农村生活。晚饭后,知青们聚在一起,男生吹口琴,女生哼民歌。回到宿舍,张虎时不时会发现一个白色的手帕包着几个鸡蛋,放在他的床头。
张虎会书法,那年除夕前,他主动帮助农民写对联。第一副便写了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虽有些高调,但也能表现他当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生产队长很高兴,决定让他当青年小组组长,为了奖励他,大年初一这天,送他满满一碗白水肉。他认为,这是他度过的最自由、最充实、最具革命化气息的一个春节。
张虎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曾无数次扪心自问,这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这时候才发现,那个被他想象成诗的生活并不是诗。从此,他总是等待着他心中的诗和远方。尽管下放的生活极其劳累和单调,但在这种平凡、这种重复、这种寂寞过后,他仍然坚持每天将自己打理得体体面面、干干净净。有不少人说他在贫困中还“穷讲究”,他却以为,这是自己的一种生活姿态。
后来,张虎回城了。
一路走来,张虎在自己的故事里不断蜕变,在这个过程中不免表露出种种锐气,这也常常会被人们误解成“狂”。他并不畏惧人家怎么说,他只是默默地坚持和坚守。
其实,我看他不光是人们认为的“狂”,还“直”。
“直”,是他这个人不绕弯子,看不惯的人和事直接说。一个年轻人与他同桌吃饭,不停地玩手机。他放下筷子,板着脸说,要么下桌玩手机,要么就认真吃饭。小青年脸一红,赶紧放下手机,吃饭。他对路边隔离栏设计不够艺术有想法,立即给相关部门打电话。不多久,这路段重装了美观的镂空铁艺隔栏。
说张虎“狂”,是在他眼里什么都无所畏惧,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书法,他未师从名家。父母是解放前的高中生,一直在三垛做教师,喜欢写写画画。耳濡目染,加之自己的勤奋,倒也自成一家。他说自己是“草根书法家”,一般的字他还看不上。一次,他认认真真地送我一幅字。打开一看,一幅骨力遒劲、气概凛然的竖条“虎”字,确实不错。
张虎喜好烹饪,大菜小炒他都行,最拿手的是醉虾。选材用上河虾还是下河虾,虾头多大,起水时间,洗晾多久,酒量多少、酒醉几时,他说起来头头是道,做出来确也有大厨水准。
“梅园”,是张虎以“一树成林”的百年梅树为主题构造的“小景如画,怡情养心”的鼎力之作。这里的门窗、屋檐、门廊、梁柱、栏杆、阳台等细处都是他精心打造,每一株草、每一片瓦都蕴藏着他独特的情感。这是他最成功、最骄傲,一路“狂”奔觉得最应该做的一件事情。也是这“一方庭院深幽处,半卷闲书一壶茶”的悠雅,像一束光照亮他平凡的生活,葱茏着无尽的烟火味。
前段时间,张虎用灿烂童真般语调告诉我,他从兴化淘得一小木船,放入园内池中,清风徐来,微波荡漾,与梅园整体古朴清秀的设计风格非常契合。
那艘小船,看似具象,其实是张虎内心的一种浪漫、一种向往、一种文化,是诗。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