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故乡的炊烟

2021-02-08 20:21:28    作者:□ 朱玲    来源:今日高邮

从苏北那个小村庄里走出来的农家女儿,不论她走得多远、走得多久,都不会忘记故乡那一缕炊烟。炊烟,是故乡女儿心中刻骨的情、圣洁的魂。

我的父亲就出生在苏北那个小村庄。父亲兄妹四人,父亲居长,一个叔叔,两个姑姑。

祖父喜欢女孩超过男孩。那个年代,农村孩子上学的不多,尤其是女孩根本就不可能上学。我叔叔几乎没怎么上过学,只在家干农活,两个姑姑却都从小上学。不幸的是大姑姑十五岁时患病去世。剩下小姑姑,祖父极为宠爱,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祖父是个木匠,家里主要的赚钱能手。每天早出晚归。每当傍晚时分,伴随夜幕的降临,鸡猪鹅鸭的喧闹声渐渐安静下来,影影绰绰的村落上空徐徐升起缕缕炊烟。小姑姑就站在路边等候祖父。每回祖父总带些农村稀罕的吃食给小姑姑。什么饼干、小麻饼、台酥,这些都是东家招待祖父的晚茶,祖父舍不得吃,省下来的。若是到镇上干活,祖父会到杂货铺里扯三尺花布,或者买一枝别致的珠花、一双漂亮的纱袜给女儿。

小姑姑一直上到高中毕业。到了该婚嫁的年龄了,周围来提亲的祖父均不满意。人家娶媳妇是要回去主持中馈、勤劳稼穑的,而自己的女儿从小就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主儿,怎么能吃那个苦呢?祖父为小姑姑的婚事颇为烦恼。

这时,祖父的堂侄从苏南回来看望他。由于家贫,堂侄十几年前独自去苏南闯天下,如今算是衣锦还乡。几杯酒落肚,祖父吐露了心声。堂侄当即表态,这有何难?苏南经济条件比我们这儿好多了,我帮妹妹在苏南寻门好人家。祖父一听,喜上眉梢。

堂侄果不食言,不久,就说了一门亲事,言及男方家庭条件如何如何好,并拿出了十分丰美的聘礼,其中有一对金耳环。只是年龄稍大一点,比小姑姑大十五岁,但是年龄大了会疼人。祖父信了,当即允了这门亲事。

小姑姑每天看着这对金耳环,喜在心头,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婚后第二天,姑父吆喝小姑姑做饭,小姑姑哪会弄这个啊,只倒在床上看书。一连几天,都是姑父做好饭喊小姑姑吃。终于,姑父忍不住了,一把将书扔进火塘里,朝着小姑姑怒吼。小姑姑嚎啕大哭,嚷着要回家,就奔出家门。姑父一路追赶,好言相劝。

姑父每天做的都是青菜萝卜糙米饭,小姑姑吃不下去,跟姑父吵嘴。后来小姑姑知道了,为了娶她姑父借了很多债,本指望娶个媳妇回来多个劳力挣钱还债,哪知道却是个四肢不勤、坐吃山空的主儿。小姑姑更是失望,认为姑父欺骗了她。在此背井离乡的地方,没有一个亲友,有了苦闷,她没处诉说,当地人讲的方言她也听不懂,因此她十分思念家乡。两人先是争吵,后发展为拳脚相加,小姑姑就出门要回娘家。身无分文,狂风骤雨,小姑姑穿行在漆黑的山路上迷路了,累极了,就倒在路边睡着了。第二天,被村民发现送回家,小姑姑高烧不退,也没钱上医院,只在家捱着。

后来小姑姑怀孕了,生下一个女儿。环顾家徒四壁,想到姑父的委琐鄙俗,小姑姑更加思念家乡了。多少次梦回故乡,那老房子的温馨,那老屋顶上的炊烟袅袅,炊烟下的母亲不知疲倦地忙碌着,不一会儿就把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淡淡妖娆的炊烟,飘袅在记忆的天空中,牵引着小姑姑思乡的脚步。

小姑姑再次离家出走,又被村民送回。如此反复多次,小姑姑的身体受到了极大的损伤。终于有一天,小姑姑再也走不动了,她高烧不退,满嘴念叨,我要回家,我要妈妈。姑父看着小姑姑不行了,抱着女儿,找了条船带着小姑姑回家。不知行了多长时间,船到高邮境界,姑父看着小姑姑实在不行了,就在高邮靠了岸,找到了我父亲。父亲连忙赶到船上看望小姑姑,小姑姑看到父亲,喃喃笑道,大哥,我要回家。父亲说,好,我们先看病。

父亲把小姑姑送到人民医院后,就发电报给祖父,请他来高邮。第二天,当祖父祖母赶到时,小姑姑已是弥留之际。祖母抱着小姑姑哭道,我的儿啊。小姑姑睁着眼去了。

小姑姑去世后,为了却她的心愿,祖父将她的骨灰安葬在家乡,并将外孙女小美留在身边抚养。祖母扒心扒肝地照料小美,然而,很长时间小美不适应当地生活,天天嚷着要回家吃爸爸做的粑粑糕。看着外孙女日渐羸瘦,实在没有办法,祖父只得叫来姑父将小美带回故乡。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