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维儒叔

2021-02-23 19:04:21    作者:□ 王三宝    来源:今日高邮

四十多年前,我刚步入少年,就认识了维儒叔。他是知青,下放在我们村。他住的地方与我家一街之隔,一段时间,他还在我家代过饭。那时,我就叫他维儒叔。在我的眼里,他是一个白皙英俊的青年,头发有点自然卷,骨子里透出城里人的气息。他们知青白天干活,晚上回来吹拉弹唱,展现青青活力,把一日的劳累赶到黑夜里去。没过多久,那白皙的面容被乡风同化,呈现一点乡土色。后来,他调回了城,我们几十年未有来往。直到有一天,我在《高邮日报》看到他写我爸爸的文章《二富》,才又想起那个英俊青年维儒叔。他在文章里说:“我的知青小屋和二富家仅隔一条砖街,平时差点什么的都到他家拿。劳累了一天回到知青屋,什么都得要自己做,后来我就干脆到他家代饭了,过了一段很舒服且值得回忆的日子。”文章里他还提到了我,说我喜欢写诗,并用叶橹先生对我的评价,称赞我作为一个乡村教师对文学的喜爱。读完此文,我开始打听他的消息。经了解,他是高邮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皮肤科专家,还喜欢写文章。再后来,我们成了文友。    

近几年,维儒叔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对汪曾祺的研究上,如陆建华所说,他要还原一个“鲜活真实的汪曾祺”。去年12月20日,维儒叔在“汪迷讲坛”主讲《话说汪曾祺笔下故事中的故事》。那一天,我急急忙忙赶到汪曾祺纪念馆,距开讲只有两三分钟时间。只见报告厅座无虚席,门口及边角都站满了人。因来得迟,我站着听他讲了100分钟。我觉得站了值得,他的脱稿演讲太精彩了。    

为了能形象立体地反映汪曾祺笔下人物的文学地理,以及汪曾祺儿时上“五小”和高邮中学的行走路线,维儒叔几易其稿,用手绘方式制作了《高邮人民路解放前工商业分布示意图》和《汪曾祺旧时足迹示意图》,较为客观地再现了当年的历史状况,以及汪曾祺笔下人物的文学地理,对深入了解和研究汪曾祺的“人”与“文”提供了新的依据。当今汪曾祺笔下的人物都已作古,第二代也寥寥无几,要了解这类遗存信息实属不易。维儒叔对汪老笔下人物的解读与钩沉,信息量很大,有许多具有史料价值。维儒叔曾先后陪同著名独立制片人季丹、著名作家苏北、《北京青年报》青睐团及《三联生活周刊》记者宋诗婷等,到《受戒》里的庵赵庄寻访。庵赵庄距高邮城约二十里,确是一个僻静之地,战乱时汪曾祺一家来此避难,在这里住了半年之久。现在的庵赵庄仍在,庵子经几次修理,格局未有多大改变。他对《徙》《异秉》《鉴赏家》《大淖记事》《卖眼镜的宝应人》《金大力》等汪曾祺笔下人物的后代进行走访探寻,写出了一系列文章。这些探访文章同他出版的新著《琐忆汪老》一起,还原了汪曾祺笔下人物的“文学地理”和“旧时足迹”。2019年7日13日和2020年8月3日,《北京青年报》副刊分别以《我追寻你走过四十年光阴》《还原汪曾祺笔下人物的文学地理和旧时足迹》为题整版进行了报道,《报刊文摘》和《作家文摘》还作了转载。

因为维儒叔与汪曾祺是街坊邻居,对汪老有着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情感,他写的和汪老有关的文章更有广度、深度,更具真实性和可读性。可以说,《琐忆汪老》一书与他近期写的系列探访文章,把史料性、趣味性和文学性融为一体,还原了一个鲜活的汪曾祺,对全面研究汪老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