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鲁迅故里记

2021-03-11 21:08:47    作者:□ 丁鹤军    来源:今日高邮

读《鲁迅全集》,是从绍兴鲁迅故里游历回来后开始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隔三差五、时断时续地粗读慢看,到了今天刚刚囫囵吞枣地读了一遍。

去年盛夏时节,我们一家刚到杭州,在绍兴柯桥做生意的表弟匆匆赶来,安排我们去绍兴游玩。四舅和舅妈也在柯桥生活,到了浙江,当然要拜望他们。去绍兴还有一个更大的诱惑,绍兴人杰地灵,诞生过一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

车直接停到鲁迅故里的车场。打开车门,热浪扑面。我顶着骄阳,游览鲁迅祖居、三味书屋和鲁迅故居,品味鲁迅笔下的越地民俗风情。

一堵镌刻有“鲁迅故里”四个大字的巨幅浮雕花岗岩景墙,生动、形象地勾画出水乡风情。浮雕另一半是鲁迅先生的头像,先生表情自然,仪态从容,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隶体“一”字的胡须,手中的香烟正一缕缕地轻轻飘散,深邃的目光流露着铮铮气节。

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先参观了鲁迅祖居,也称周家老台门,鲁迅祖辈世居之地。典型的江南水乡建筑风格,粉墙黛瓦,砖木结构。左右两侧均建有对称的侧厢房,与厅堂相连。醒目的横匾,堂前的对联,精湛的花灯,素雅的瓷器,雕花的桌椅,镂空的窗棂,古旧物件上留刻着时光的划痕……大院布局严谨,古朴精巧,彰显出鲁迅祖上的殷实家境。

鲁迅出生于这富足的书香门第、官宦之家,是很幸运的,虽然衰落,但也启蒙于当时绍兴城里最有名气的私塾,攻诗读文,成就了一代文豪巨匠、民族脊梁,为世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瑰宝。

因为那篇著名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今天实地游览,怦然心动。三味书屋,是鲁迅老师寿镜吾先生家的房子。与鲁迅祖居隔河偏对,百步之外,石桥相通。古老的屋宇檐角,层叠错落,别有景致。推开檀香木窗,江南韵味弥散而来。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见到的梅花树依然屹立在后院的东北角,树龄已经超过一百年,枝繁叶茂,青翠欲滴,守望着空寂落寞的三味书屋、点缀着苍老远逝的光阴,只是不见当年苦中作乐的折腊梅花的迅哥儿。

书房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匾额。当年寿镜吾先生把三味书屋的办学方向也作为学子的人生指南,甘于 “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就是“三味书屋”的真实含义。旧时的桌椅还在,只是油漆斑驳。鲁迅的座位在三味书屋的东北角,使用的是一张硬木书桌。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已是很有价值的文物,用栅栏围挡,远远地看不清楚刻写的“早”字,但这个“早”字,深深地刻印在莘莘学子的心中,成为一盏明亮的航灯,激励后人时时早、事事早,求知上进,勤勉苦读。

百草园在鲁迅故居里,也就是周家新台门。站在“鲁迅故居”四个鎏金大字下,心生敬仰。周家新台门轩窗掩映,庄重大气。在周家厨房,我看到原始的柴火灶台和硕大的水缸,一种从未有过的亲切蔓爬过心头。鲁迅第一次见到闰土,正是在此。那个带着银项圈的少年,至今叫人难忘。穿过曲尺长形的迂回走廊,来到了百草园。百草园是鲁迅儿时的快乐天堂,先生的如椽之笔赋予了百草园诗一般的意境和烂漫的童趣。

窄窄的光滑的青石板上,鲁迅先生似乎从百草园嬉戏的童趣中走来,从三味书屋朗朗的拖着长腔的读书声中走来,从十九世纪末的苍凉的荒芜中走来……这是思想的张力、文化的活力,先生的作品依然会影响和改变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