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重新提笔

2021-03-18 20:31:41    作者:□ 马晓煊    来源:今日高邮

自从在《高邮日报》上发表了几篇豆腐块文章后,我竟然变得“小有名气”起来。偶尔会有人提起我,以及我的那几篇小文。

空闲时,我还是很乐意写写散文的。遇到事情喜欢思考,自然就想抒发一下自己的见解。况且高邮的文风很好,受汪曾祺影响,略带诙谐风趣的拉家常式散文颇为流行。不同于论文著作,散文的专属性强,不会也不可能冠以别人的名字,自然是名符其实了。

以前读书时很喜欢语文课,最喜欢的是现代语文,最发愁的则是写作文。曾经有一篇作文被老师点评为“为赋新词强说愁”。看了邓超主演的电影《银河补习班》后很有感触:学生们天天忙着啃书本,缺少生活阅历,要写出接地气有水平的文章实在太为难他们了。

不过那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大概有四五年吧,在《高邮日报》副刊,再也见不到我的名字了。原因有二,一是工作繁忙所致,有时稍微闲下来也不愿意写了;二是有泄露隐私的嫌疑,你闷头不说话,大家不会对你有什么说辞,但你时不时发表一些观点,就容易为人所利用,甚至是诽谤诋毁——我是有所经历的。

及至培大先生的多次鼓励,才让我有了重新提笔的勇气。培大先生于我,是领导,也是前辈,已经退休多年。有时会在一些场合相遇,他鼓励我“一定要坚持写”,并夸赞我“文笔好”。初时以为不过是客套话,便也虚与委蛇地答应着,但几乎每次见面都这样说,足以体现培大先生的关心和真诚了。

另外,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总得留下点什么吧。

于是,重新提笔。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