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岳 父 是 父——岳父逝世一周年祭

2021-03-24 19:54:14    作者:□ 卞荣中    来源:今日高邮

三十八年前,我一身戎装,走进您的家门,接受您的审视。这种场景仿佛是那时候老岳父相女婿的固定程式。那一天,我们一刻也没有停止交谈。您在看似不经意中,引导我介绍了我的家庭情况和在部队工作、学习、生活情况,您特别问到我:将来有些什么打算?我心里明了,您是在了解我有没有一种叫人生理想的东西。时近中午,饭桌上已经菜香袅袅,我们的交流也因您一句“先吃饭吧”而告结。至此,您没有对我表示任何态度,但您的脸上一直挂着慈祥的笑,甚至让我感觉有些“憨”,这给我忐忑的内心里注入了一些舒坦。

午饭时,您让我陪您喝杯酒。不知是您刻意安排,还是纯属偶然,那天饭桌上还有其他两位我不认识的长辈。您的提议让我有些不知所措,我试图尽快地作出一种判断:是考验,还是客气?您似乎看出了我的顾虑,微笑着对我说,会喝就喝一点吧!我借过了话题:那我就敬你们几位长辈吧!后来我才知道,您是擅酒的,您从内心里希望未来的大女婿“能喝一杯”。也因此,以后近四十年时间里,得空陪您喝一杯,也成了我们这个家里的日常,就像我在家时,时常举杯对我的父亲说:爸,再敬您一杯!

自此以后,我们开始有了书信往来。虽不频繁,但却可期。您的口吻,一如我父亲那般。您鼓励我,鞭策我,教导我,启发我,关心我。从您的文字中,我读到的是满满的长辈之情,这让我对您这位公社党委书记的陌生感、距离感很快消弥。

我和您大女儿结婚以后,您对我的关心和爱护不仅止于纸上,更加体现在行动和物质上。您特别注重我在方方面面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包容了那时候年轻人不应该有的不良习惯:抽烟。甚至还有些怂恿。您常对您大女儿说,带条烟给荣中抽下子。这俨然我父亲对我的抽烟喝酒从不着半字一样。但我不是一个对生活很随意的人,未因您的怂恿而放任自己。我一直在努力,其中的动力之一:就是不辜负您的期望。一如我不忍辜负我父母亲在我十六岁走进军营时的嘱咐一样。

还记得那年我身体有恙,春节是在医院里度过的。其时您已经调到了县文教局工作。您常常去医院里探视,了解病情,询问需求,给我鼓励和安慰。出院后听岳母说,这个春节您变得特别啰嗦,到了饭点就问,荣中的饭做好了没有?快点送去哉!岳母不过是跟我聊家常,我却感受到了异样的温暖。没过多久,我转业回到地方工作。在这个偌大的县城里,我这个农村出生的人举目无亲,居无其所。您说,不用操心,就住家里吧。您将主屋和厢房之间的大过道改造成一个房间,让我有了安身的地方,每日三餐,饭来张口。我父亲曾经很郑重地提醒我,要交伙食费!我提过,但您笑着说,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您把多年来积累下来的工作经验言传于我,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工作、学习、生活很快步入地方上的轨道。您更用您的身教给我树立了榜样。每天晚上,您房间的灯光总是很晚才熄灭。您看文件、写材料、作诗、做文章,从不懈怠。我知道您曾经用一支笔,让只有小学文化的您,成为全国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代表,并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日日与您同居一处,才知道您是怎样地珍惜时间、勤奋努力的。于是,在这个虽简陋却温馨的八平方空间里,我也拿起了我喜欢的笔。此后,我们翁婿俩常常共享文章发表以后的开心,并常常因此而小饮一杯。

很快,我有了自己可居的小家。因为您外孙上学的缘故,我们只能在星期天回去陪您。而您,总是隔三差五地在上下班的时候,从我的家里拢一下。您询问外孙的学习情况,问我的工作情况,问我们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您也及时跟我分享您发表的文章,还有获得的许多奖项。您还给我们送来您出差时为我们选购的礼物,每次如此,似乎从未空缺过,这让我们十分开心,更从中感受到了浓浓的爱意。我也借机向您汇报我的点滴进步,您总是颔首称赞,给我鼓励。此后,我曾经搬过两次家,但这种场景常常被复制,未曾中断。

您退休以后,并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对关工委的工作兢兢业业,创作的劲头也始终不减。我曾经劝过您,少坐办公室,多出门运动运动。您总是笑笑说,写东西也是运动嘛。此后,您又出了六七本书。对此,我既为您高兴,也为自己汗顔,总感觉自己努力得不够。偶尔向您坦露心思,您总是安慰我,最主要的是干好本职工作。这让我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此后,我曾经两次因为提拔而异地任职。您不仅关心我的生活,更在意我的工作状况。您总是不停地提醒我,千万别做亏心事!这句话至今我未能忘记。

回想起来,曾经有一件事让您感觉伤心。那天您特地叫我去您家里,因为您偶然了解到我想提前退休。您对我辞去局里的党政职务已经给予谅解和理解,但提前退休的事您不是不同意,而是想不通。从与您见面交谈时的神情和语气上,我便有了深深的负罪感。我不断地向您解释,只是一念之想,无非是想在余生干些自己想干的事。您动情地对我说:你若缺钱,爸爸还有些积蓄,可以资助你一些。我的泪水在眼眶里转,我向您保证不再有这种想法。第二天,好久没出门的岳母蹒跚着推开了我的家门,把我叫到一边,涕泪涟涟地对我说:你爸爸在家哭,说你不听话了,要外去打工。你从小就吃苦,都老了,日子哪里过不下去,还要去吃苦?我几近号啕,对岳母说:妈,我已经不再这么想了,您让爸爸放心吧!

您的晚年也受过一些挫折,双腿无力,走路困难,跌过跟头,卧床数月,又因多种老年性疾病,身体每况愈下。但我没有停止过陪您聊天、喝酒、抽烟。我在意您每天脸上是否挂着笑容。去年二月初十,您溘然辞世,未留下只言片语,这让我不能接受,悲痛无比。经此一年,我依然铭记您对我的教诲,没能停止对您的思念。

您待我如子,我视您为父。一年?此生又如何忘记?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