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1 19:12:58 作者:□ 陈惠萍 来源:今日高邮
后街,如今说它是街,实在有些夸大,不如“巷”来得贴切。站在后街入口,你可以顺着凹凸不平的青石板,一眼看到尽头的后河石桥。
街的入口是烧饼铺,每日是它亮起后街的第一盏灯。等镇上人七七八八起了身,老爷子老妈子们出门吃早茶兼买菜,第一锅烧饼也起了锅,后街开始热闹起来。继续向北,就看见孔家酱菜铺灰黄色的旗子歪在门头上。如今也只留旗子,曾就着他家酱菜吃饭的四乡八处的人们还会时不时摸到这,望着空中寂寞着的旗子,一声叹息在后街回荡好久。
孔家铺子斜对门的小卖部,虽无名号,却是许多小镇人的至爱。这家店主的水煮豆干子堪称一绝,凭此在临泽镇上打响了名气。每逢午后,店家的小灶炉子往小卖部门口一支,一锅豆干子,袅袅的香气夹在腾腾水汽里走街串巷。
小卖部不远处的茂森照相馆落了门锁,似是搬去了镇中心。青砖黛瓦,木板门一块块延列搭合,格外整齐。还好门口一块地似一方小广场,聚着人们在此休憩,倒衬得这边更加热闹。
照相馆斜对角是家理发店,玻璃窗户上简单明了地贴着“理发”二字,店内白墙粉刷得有些粗糙,还能隐约地看见混杂在墙面的稻草。理发店虽小,生意却不错,常常见着两三个汉子躺在理发椅上,合目养神。理发师傅不慌不忙,替这边的理了胡子,还能抽空瞅两眼信号不太好的老电视,才慢慢悠悠招呼另一边的。
再走几步,后街也到了头。后街尽头的孙家熏烧店铺该是后街上最大的店了,一间屋子用来卖熏烧,一间屋子用来加工。幸亏孙家熏烧煮制得没那么勤快,否则那卤香怕是小卖部的水煮豆干子也敌不过,怕两香味在后街上头打起来哩。孙家熏烧的猪头肉是镇上人亲自盖章的“好吃”,肥而不腻,卤香入骨,加上孙家大掌柜的刀工,薄薄的肉片,瘦中夹肥,猪头处肉质筋道更是添了两三分妙味。
常见临泽镇上人左手一包豆干子,右手一袋猪头肉,悠悠穿行过后街,像是临泽人默认的暗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