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8 19:48:52 作者:□ 施正荣 来源:今日高邮
在没有电灯之前,一到天黑,家家都会从角落里端出煤油灯,划根火柴,点燃灯芯,小小的火焰在漆黑的老屋中跳跃,昏暗的火光荡漾在老屋里,温暖着我们童年的心灵。那时的煤油灯,是用各种各样的玻璃瓶子做成的,瓶子口上加个铁皮做的灯芯盘子就行了。最简便的是用学生用的墨水瓶子做成的煤油灯,既小巧玲珑,又可节省煤油。小煤油灯灯光比较昏暗,要靠得很近才能看清字,一不小心,可能烧到头发,而且又有煤油气味又冒黑烟,吸进鼻孔里满是黑色灰尘,早上起来洗漱时,一掏鼻孔将手指都染成黑色的了。遇到刮风的天气,点煤油灯就不方便了,风将灯光刮得一闪一闪的,使人眼光模糊,看不清书本上的字,风大一点就容易熄灭。如刮起大风,点燃煤油灯就要关好门窗,特别是炎热的夏天,关上门窗闷在低矮的屋子里,有时闷得大汗淋漓,那种滋味确实令人难以忍受。自从有了玻璃罩子的煤油灯,晚上学习时灯光就亮多了。煤油灯的年代,煤油比较紧张,凭计划供应。那时,天不完全黑下来是舍不得点煤油灯的。为了充分利用煤油灯的光亮,每天晚上,我们孩子们在灯光下聚精会神地看书、做作业。大人们陪伴着孩子,在煤油灯下专心致志地缝衣服、纳鞋底、织线衣,或做一些其它家务活。
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生产队才通了电,用上了梦寐以求的电灯泡。迈入了“电力时代”,煤油灯“下岗”了。生产队通电那天,在我家办了几桌酒席,户主们相拥在明亮的电灯下,喜笑颜开,比过年还高兴。电灯一下子把乡村的夜变亮了,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特别是孩子们能够在明亮的电灯光下看书学习,多么高兴啊。如今,各种各样的照明灯具令人眼花缭乱,居民家中的吊灯、壁灯、床头灯、庭院灯、地灯等,室外大路旁的高杆灯、交通信号灯、草坪灯、景观灯、泛光灯、组合灯等,五彩缤纷。现代LED照明灯具更是光彩夺目,景上添花。
煤油灯伴我度过了学生时代,透过沧桑与苦涩,依然闪亮在我的眼前。我感谢那盏煤油灯,它温暖了我的童年,成就了我的梦想,照亮了我的未来。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