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4 20:36:26 作者:□ 冯长权 来源:今日高邮
小时候我们家四代同堂,一共10口人,父母亲良好的人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从我记事起,母亲就谆谆教导我,要好好学习,勤奋做事,诚恳做人,尊重长辈,孝敬老人,将来走上社会要堂堂正正做人。记得有一次早上去学校上学,因为我总是第一个到校,当走到我的座位时,发现一个钱包,拉开一看,里面有几张5元、10元人民币和各种布票粮票。在当时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这么多钱还是蛮诱人的。是交给老师,还是自己昧起来?如果自己不声张,也不会有人知道的。正当我犹豫矛盾之时,耳边响起妈妈的教诲:拾到东西要交公,不是自已的东西坚决不能拿!于是果断将钱包送到老师手里。事后我才知道,钱包是头天晚上村里一个扫盲的妇女在我座位上不小心掉下的。晚上人家特地买了糖果到我家,一边说着感谢的话,一边将糖果往我口袋里塞。我心里真是美极了,一家人也跟着高兴。
我的父亲弟兄二人,大伯承继给二爹爹家,奶奶与我们在一起生活,单独住在大伯家的一间厢房里。由于奶奶上了年纪,每天的早饭由妈妈做好后,送饭的任务就落在了我的身上。当时的年代要上工,为不耽误上工而多挣些工分,早饭是吃得比较早的,送给奶奶的早饭也相应的要早一些。春秋夏季还好一些,一到冬天,我还在热乎乎的被窝熟睡,就被妈妈叫醒,送早饭给奶奶。这一送就是整整十年,直至奶奶88岁寿终正寝。奶奶临终前将我叫到床边,拼着最后的一口气教诲我,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有吃相,稳稳重重,斯斯文文;要有诺必信,成材先成人。奶奶的遗言使我受益非浅,至今仍影响着并伴随着我的一生。
工作后,时常听到同事聊到家风。今天谁家孩子闯了祸,是家风问题;明天谁家男人犯了法,是家风不好……有一次我问妈妈,我们家的家风是什么啊?妈妈告诉我,我们家的家风就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平时的待人接物里。背后别人议论你的时候,不被别人戳脊梁骨,对你竖起大拇指,夸你是好人,这就是好家风。
记得有一次临近中午下班时间,一位老人来柜台办理业务,是我接待了他。他办完就匆忙走了,将一只黑色皮包遗忘在柜台上。当时谁也没在意,我们中午关门时才发现,老人早已不见了踪影。在场的几位同事一同打开皮包,里面有现金、存折、一本记账本,还有发票等物品,没有发现姓名、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及有用的线索。大家决定,先保管好,等人家找来时再还给人家。就这样半个月过去了,仍没人来认领。看着已经落了一层灰的皮包,我不禁替老人着急起来,老人丢失了皮包指不定有多焦急呢!我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根据账本上记录的某某什么时间赊了什么物品,谁谁什么时间拿了什么东西,断定老人是开小店的,小本子是用来记账的,再根据赊账人的姓名去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砖场村村东头一家小卖部里找到了失主。原来老人当时还以为落在公交车上了,特地跑到公交车站一辆车一辆车地去找,结果失望而归。现在有人将包送上门,真是喜出望外!老人握着我的手使劲地晃,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站在一旁的老人的儿子对我说,包里的钱丢了是小事,账本丢了很多账就要不回来,损失可就大了。周边的邻居闻此消息纷纷围了上来,直夸我是个好人,好人有好报呢!事后,老人专门请人用大红纸写了一封感谢信送到我单位,还在单位门口放了一挂鞭炮,引得路人纷纷驻足围观,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