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小满时节

2021-05-31 20:43:50    作者:□ 陈红梅    来源:今日高邮

小满前后,种瓜点豆。随着小满节气的到来,住宅楼后面的小菜地热闹起来了。

黄瓜秧探出小脑袋,四处寻找着它的单杠;瓠子的小手伸得老长老长,想去爬杆;豇豆苗排着整齐的队伍,个个跃跃欲试,准备吊环。李师娘看懂了它们的小心思,一大早,在食堂开过早饭就骑着电动车一阵风似的赶了回来。扛来两捆芦竹,很快黄瓜、瓠子、豇豆都有了自己的天地。

这边的王师娘、杨大婶,那边的吴爷爷、胖嫂纷纷登场,于是,横的竖的,长的短的,高的矮的,一个个架子如雨后春笋一般,一夜之间冒出来了。芦竹架,竹子架,木头架;草绳结,布条结,红绸带结。无论是黄瓜架还是豇豆架,都站得挺拔,长得漂亮,像选美大赛的模特。

吴爷爷吴奶奶老两口八十多岁了。门前那点小菜地,被他俩经营得光溜溜、滑滴滴,堪称样板地。瞧那几个架子,就能知道老两口年轻时绝对是种田的一把好手。一般大小、高矮的竹竿,两头打桩,中间横梁,竹竿分列两边深深扎进土里呈等腰三角形状交叉于横梁处。用废弃的红横幅布撕扯成的扎绳,在一个个交叉处捆绑。一根根红丝带随风飘舞,煞是好看。架子牢固得可以在上面吊环、荡秋千,能抗七八级台风。王师娘的那个架子看起来还不错,比去年好多了。去年的瓠子架子,一阵大风,竟然连根拔起,全倒了。今年她学着吴爷爷,把竹竿往泥里扎深了许多。

说来也蹊跷,黄瓜、瓠子们仿佛长了眼睛似的,架子刚搭好,便迫不及待地爬了上去,一夜过去,它们长大了许多。

架子旁边的茄子、辣椒、苋菜、生菜……也不甘示弱,一场雨水过后,呲呲地往上长,一天一个样。细心的胖嫂晚上下班回来,在每棵肥嘟嘟的茄子旁都加了一个桩,用绳子将茄子与桩捆绑在一起;又在西红柿四周围成一个长方体的框架,将西红柿与之捆绑。这样,一来可以提高抗风和负重能力;二来等到西红柿快成熟时,上面可以覆盖网,防止鸟来啄食。

小时候,看见母亲在菜地里搭过架,好像没有见过茄子、西红柿也搭架,是没有时间(搭架时节,也正是收菜籽、养蚕的农忙季节),抑或是没有想到?

爱美的杨大娘,在路边的瓜架旁栽了几棵鸡冠花苗,深红的叶子,嫩嫩的,婴儿般地微笑着;李师娘菜地边上的端午花有半人高了,正搔首弄姿,含苞待放呢。

小满,节气之名,既是一时物候,也是一种心态。小菜地上那些个形形色色的瓜架,既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更是一种永远向上的心态。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