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粽 叶 飘 香

2021-06-03 19:53:14    作者:□ 王俊坤    来源:今日高邮

晨练的时候,又看见太平庄上的老人蹲在路边卖粽箬了。一个清水桶,一把把青翠欲滴的粽叶,2元一叠。许多路人买回家包粽子。又到了粽叶飘香的季节。

端午节快要来了,吃粽子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以前只知道吃粽子,却不知道粽箬为何物。

可以用作包粽子的植物叶子很多,据说有几十种,但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一是无毒,对人体有益。二是质地柔软宽大,便于包裹。三是耐煮不烂,保持完整。北方人包粽子主要是芦苇叶子,南方人则主要是用箬竹叶,一般称为粽箬。高邮位于长江以北,用的是芦苇叶子。

邮城卖粽叶的大多是太平庄居民。为何?以前太平庄是个渔村,就在大运河东堤下,住的基本上是渔民。他们常年靠捕鱼为生,非常熟悉河湖之滨的芦苇荡。每年四月,高邮湖滩芦苇蓬勃生长,那些长得比较肥大的芦叶就会被采摘下来成为粽叶,当地人称为“打粽箬”。打粽箬是一个苦活,人要钻进芦苇荡里,去找那些芦苇秆上大的叶子用刀割下来。既不能太小太嫩,又不能过老,一枝芦苇秆上有用的叶子也就只有那么几片。四月的时候,太阳已经很有劲了,打粽箬的人不一会儿就已大汗湿透。要打到好的粽叶,他们有时还要撑着小木船在芦苇中穿行。那种富有诗意的人在芦苇海中出没的画面,外人看起来很美,采粽叶的人却很辛苦。

太平庄的粽叶质量等级很高,青翠整齐。刚从清水里拿出来,散发着悠悠的清香。粽叶上的水珠,晶莹剔透,惹人喜爱。据说,用优质芦苇叶子包裹的粽子,不仅芳香味美,而且利于储存。

包粽子自古就有,文化内涵很丰富。粽子最早称为角黍。有祭祖说、纪念屈原说等等。吃粽子也是一种传统。描写粽子的名句,我以为当属唐代元稹的诗,传神且精当:“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表夏十首》)粽子的品种繁多,有白粽子(甜的、咸的),有赤豆粽子,还有鲜肉和咸肉粽子。包粽子也是个技术活,技艺高的,会包出多种样式,而且紧实,不会煮破。有三角、四角的,还有小脚形状的。一般是用麻线包扎。现在许多年轻人不会包粽子,社区就请经验丰富的老大娘作示范。还组织居民裹粽子,送给敬老院的长者。每年的四五月正是粽叶飘香的季节,也是乡情亲情满满的时刻。人们现在分外重视端午节的仪式感,分享和传承着深厚的传统文化。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