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栽秧时节

2021-06-28 20:39:34    作者:□ 姜新联    来源:今日高邮

纵横交错的田埂把农田分割成一块一块,时不时有鸟儿来觅食。灌水平整后的秧田光洁明亮,像一面面镜子,在晨曦的薄雾中煞是好看。

天刚蒙蒙亮,我就被母亲早早地叫醒,催赶着来到秧田。田埂边湿漉漉的露水,打湿了我的裤管。母亲在秧池里一把把地拔秧苗,我就用手电筒给她送上一点点亮光。拔秧苗的都是妇女,头上清一色插着朵栀子花,她们一边拔秧苗,一边唠着家长里短。她们的手非常灵巧,动作也娴熟,不大会儿工夫,一溜秧田拔完了。

父亲把母亲拔好的秧苗装在担子里,深一脚浅一脚地从泥泞的秧池里挑到田埂上,再沿着小路挑到秧田里。挑秧的男劳力相互追赶相互比拼着,在农田里形成独特的视觉。父亲头上流淌着黄豆大的汗珠,打着号子,“嗨哟!嗨哟!”扁担“咯吱咯吱”地响。我真替父亲捏一把汗,担心扁担“咔嚓”一声断裂开来。然而,我的担心从未发生过。

我对栽秧好奇极了,也想体验一把。脱鞋赤脚,撸起袖口,卷好裤脚,我站在水田里,脚底凉凉的。母亲与姐妹们一字排开,低着头弯着腰,一步一步将秧苗插到水田里。大家你追我赶各显其能,一块田有百十米长,栽不到头是不能休息的。跟不上趟的,就有要好的姐妹前来接趟子,就像落难的士兵等来了救兵。

傍晚时分,奶奶挑着两大锅大米粥,还有芝麻糯米油糍子、炒水咸菜、萝卜干子,送到田头,并大声地向秧田里吆喝一嗓子:歇下子,吃晚茶了。栽秧的人附和两声:就来了,就来了。她们随即在秧田里洗洗手,走上田埂,喝上两碗米粥,再抓块油糍子咬了几口,又下田干活了。不知什么时候,一只大蚂蝗吸在我的腿肚子上,吓得我尖叫了起来,惹得秧田里的人乐开了花。在她们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小事,不必大呼小叫。我虽感到疲乏,回头看看自家的田已穿上了绿衣,心里竟然有了一丝丝的满足。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