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泪 点

2021-06-28 20:41:21    作者:□ 卞荣中    来源:今日高邮

仿佛从记事开始,对于流泪,我总是十分谨慎的,泪点很高。许多应该可以流泪的时候,我都挺住了,选择不哭。被爸妈训斥、被老师批评、被同学欺负……甚至被芦柴划破了手,被菜刀切下无名指上的一块肉,被铁钉戳破了脚,我都放弃了哭泣。有一年夏天,为了能挣点工分,我赤脚下田撒草粪,不经意间被瓦砾划了一个大口子,鲜血像从泉眼里往外冒,费了好长时间才止住。痛感从脚底电流一样直窜心脏,冲进大脑,我的嘴已经咧开了,但依然没有哭,甚至都没让眼泪走进眼眶。我觉得必须忍住,不应该哭。男人嘛!哪有那么可以轻易流泪的呢!尽管那一年我不过十二岁,但骨子里我感觉自己就是一个男子汉。

十六岁高中毕业以后去当兵,一连串预想中没有的苦头接踵而至:严冬的深夜,在被凄凉的荒野包裹着的军械修理所独自站哨的心理折磨;为了高质量完成给全军做示范射击任务,超负荷的训练,让我那双还显稚嫩的手被坚冷的兵器磨破流血,却又不能停止下来的肉体之痛;为了能考上大学,在熄灯号吹响以后,打着手电躲在被窝里看书,被排长发现后那一声炸雷般训斥的精神之伤;还有,看到父亲来信的信笺上有着清晰的泪滴痕迹时,情不自禁涌上心头而又无法获得圆满的思念之苦……对此,我都选择了让自己的眼泪引而不发。那时候,我固执地坚守着“跳出农门,改变命运”的理想,并无时不在为此而努力。我没有想到流泪,似乎也没有流泪的时间和空间,甚至一点也找不到流泪的理由。或许,我已经明白,我确实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了,所以,泪点几乎已经超出了极限。

不过记得曾经也流过几次泪,在三十岁转业以前。第一次是被父亲用炒葵花的锅铲敲打了一下头部,在腊月廿九晚上。父亲顺便说了一句:打一顿过年!其实父亲下手一点分量也没有,并且只敲了一下,葵花在锅里炒着呢!但对于八九岁的我来说,怎么能理解父亲这一敲的象征意义呢,所以只能以哭来表达被三哥欺负又挨了父亲一锅铲的巨大委屈。第二次是在我当兵去部队的那一天。我们从水路坐轮船去淮安,当我带着如愿以偿的喜悦,从一个未曾经历的视角,欣赏运河东岸的冬日风光时,我看见了父母亲和三个哥哥骑自行车随船而行的身影。哥哥们不时向轮船挥手,我知道那是在挥给我看。我原本以为昨天他们送我到达了集结地以后,就应该骑行五十里路返回故乡的小镇了,却未料今天以这种方式再见,我的泪水止不住在眼眶里转动起来。这是我平生第一次遭遇感动。家里没有人从内心里同意我当兵,老巴子,疼都来不及呢。家里人也希望我当兵有个出息,都知道老巴子不呆,做事蛮用功的。

十三年多的军旅生涯中,只因儿子出生让我喜极而泣过。三十岁那年,我转业到地方,在行政机关工作。彼时在我眼里似乎看不到太多叫做困难或痛苦的东西。如果没有五年后家庭里发生的一次重大变故,还没有什么事能让我哭泣流泪。工作上顺风顺水,无大起大落之象。生活上一切如意,凡所想皆得实现。只不过因为爱读小说,常常被其中人物的种种境遇感染,既而有泪水悄然盈眶而已。

父亲是一九九八年冬天走的,享年六十九岁。儿孙满堂,正是父亲安享天伦之乐的绝佳时间。我们兄弟四人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依旧没能挽留住父亲。父亲的走,让我把积攒了三十五年的泪水一流而尽,内心的痛如锥刺刀绞。父亲的开明与远见,宽容与严厉,博爱与慎教,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兄弟四个的人生之路,我们深爱父亲。而我对父亲的那份爱意,又有着不同于哥哥们的理由。我离开家乡十三年,父亲无时不在心里念叨着他的老巴子。在最初的半年多时间里,父亲因为挂念我,常常独自流泪。“一看到你的来信,你爸的眼泪就掉下来了。”母亲曾经不止一次这样对我说。“回信时也总是一边写一边哭。”母亲的话,让我想起了父亲留在信笺上的泪痕。转业回到家乡工作,原本以为可以弥补十三年无法全心尽孝的缺失,但无奈城镇两隔,我又居无定所,终未周全孝心。眼见着条件越来越好,父亲却撒手而去,徒留痛憾于我。这把泪,我如何能止住!

父亲的离去,似乎并未改变我的生活,但慢慢地我感觉到,我的泪腺好像再也回不到从前的坚固,泪点越来越低,有时甚至经不起轻轻的一戳。当工商所长时,我看见一户卖日杂的个体户,为了五块钱管理费,嘴里咬着劣质香烟,一角钱一角钱地数了好几遍,差点没止住同情的泪。为了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我和所里的同事们在半年的时间里,陆续加了五十二个夜班,其中七个通宵。在我离开工商所,去另一个地方任职的时候,我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与不舍,任眼泪夺眶而出,仿佛部队里战友的离别。成为爷爷以后,偶尔因孙女身体染恙,需打点滴,吊针入肉时的那一声哭喊,必定引得我泪水无法阻止地溢出。不是想哭,演员做戏似的,只是情不由己,自然生发,有时候甚至让自己措手不及,像熟透的果实,未及主人采摘,倏然落地一样。一生经历的不可谓不多,理当更加强大,不需以落泪的方式表达情绪,更何况大丈夫耶!却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变得像个年幼的孩子,对流泪有时几乎放纵到恣意为之的程度。我不能理解,但也从未责备自己,因为我不认为这是一种错误。

太太有时会直接劝我:你不能这样,对身体不好。或许她是读得懂我的情感世界的,从不对我的这种行为作出贬意的评价,有时甚至夫哭妇随。我们偶尔坐在一起看电视,当她听到身边有人发出沉重的呼吸声,必定会扭头看我。有时候,甚至直接从床头柜上抽出面纸,转头递给我。我常常为这种默契破涕。有一天我们一起观看央视的《等着我》,那些亲情被破坏、被践踏而后得圆满或留遗憾的场景,任是血肉之躯都难抑泪水的,有些情节让人抽泣不已。节目结束时,半包面纸浸上了我们的眼泪被扔在地上,散落成一堆。那里面的情绪当然不止一个“泪”字就能说透。

意识到自己对流泪的放纵并非好事,很多时候都提醒自己学会控制,但或许是人生已近花甲,对生活不仅感受,更有感悟,知道应该悲痛什么感激什么罢;也或许原本就是多愁善感之人,以前不过总是藏着掖着,是时间渐渐地让真相裸露出来了。好在自己并未将流泪与软弱兼修,生活中依然保持着坚强的主色调,所以对放纵流泪也有些不以为然,更何况不是所有的日子都撑着笑脸。

有了这样的注脚,对泪点的控制又有些变得轻率起来。看书时会流泪,为那些英雄壮举、悲欢离合、正义呐喊、冤屈灵魂;看电视会流泪,为那些功臣伟业、亲情得失、忘我坚持、快乐民心。看见亲朋好友经历悲痛会流泪,看见孩子们因痛苦流泪而流泪,看见长辈们无辜伤感也会流泪……日子似乎走向了两个极端:开心和流泪。或许是自己太过于设身处地,很多的泪其实跟自己的生活并无直接关联,是在为他人而流。但这些“他人”无法从我的生活中抹去,是他们将我的生活渲染得丰富多彩。有时候我也在想:流泪可能不只是一种情绪表达,也应该是一种生活态度。无关男女,不分年龄,更无高低贵贱之别。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