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公社吴书记

2021-07-05 19:47:00    作者:□ 赵金扣    来源:今日高邮

妈妈说公社吴书记是个大好人。

我和吴书记本没有什么交集,一个是堂堂的公社副书记,一个是农村小屁孩。我认识吴书记,吴书记可能认识我,也可能不认识我。

事情还得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说起。

1974年到1977年,在上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的我,是生产大队文艺宣传队的骨干。大队宣传队一共只有六个骨干,包括吴书记的两个女儿。我们课余到老师家排练,寒假更是集中排练时间,为的是每年大年初一在大队部前面的广场向大家作汇报演出。演出后我们宣传队一路敲敲打打、锣鼓喧天地走两里多路,到公社吴书记家拜年。在吴书记家的院子里表演几个节目,无非是唱歌、跳舞和快板书之类的,吴书记夸夸我们,给每人一把水果糖。每次吴书记都摸摸我的头,问我家里人怎样,我怎么回答的,记忆里没有任何存储!

1980年盛夏的一天,父亲一早随生产队其他社员撑船去公社卖公粮,晚上回家途中不幸落水身亡。15岁的我,还是懵懂少年,下面还有弟弟和妹妹,全家似乎一下子走入了绝境。妈妈悲伤过度,为了防止意外,大队赤脚医生给她注射了镇静剂。帮助我们家做主的是两个舅舅,作为长子的我,强忍悲伤,在一旁听大人们的讨论。讨论的焦点有两个,一是父亲的遗体如何处理,二是我们孤儿寡母四人如何安排。当时气温很高,遗体肯定不能长时间存放。生产队里好心人提出土葬,其他人似乎没有反对意见。看到家徒四壁的三间草房,有人提议把两扇大门和床板拆下来打成棺材。关于孤儿寡母四人的安排,大多叹息和担忧,没有什么有用的意见。一位大队干部提出,让家在隔壁公社的我的两个舅舅把我们四个人带回去照料。我记得吴书记是半夜时候到的,他先听了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他说土葬肯定不行,不能违反国家政策。他理解家人对父亲的突然去世很伤心,但事情已经发生,遗体需要尽快火化。考虑到孤儿寡母生活困难,集体应该保障三个未成年子女的基本生活。他和大队支书及生产队队长商量后,决定由生产队为我和弟弟妹妹三个人供应口粮,直至18周岁,免缴学费。

第一次高考失利后,尚未成年的我,不知何去何从。作为家中长子,理应开始为妈妈分忧。妈妈在本姓家人的指点下,去了吴书记家,请他帮我在公社办的工厂找一份工作。吴书记当时刚从外面回到家,躺在床上休息。见我妈妈进门,他起床招呼。得知我妈妈的来意后,吴书记说:“七队上陈家的儿子,复读后考取了,你儿子复读后也会考取。我知道你们孤儿寡母日子过得不容易,但我现在帮了你,就会耽误你儿子的前途。”妈妈听进去了吴书记的话,我后来上了大学,还出国留学,一直读到博士;弟弟妹妹后来也相继考取了,离开了家乡,有了更大的平台为国家做事。吴书记当年要是帮了我妈妈的忙,我的命运肯定会不同,现在不敢想象;弟弟妹妹的命运会不会有不同,不得而知。

妈妈说,吴书记没有一点当官的架子。

上世纪七十年代家乡兴修水利、农田方整化后,我们家在庄台上的老房子拆了,在新开的小河边上盖起了新房子。砌厨房灶台时需要石灰,妈妈到公社所在地供销社购买时,一位上了年纪的售货员不卖,妈妈好说歹说,他就是不卖。当时还是计划经济,各种物资按计划供应。妈妈很失望,正不知如何办时,吴书记走过来主动和妈妈打招呼。他问道:“你到公社来干什么的?”妈妈把要买石灰和售货员不卖的事说了一遍。吴书记立即和售货员打了招呼,售货员有些唧唧歪歪,妈妈还是顺利买到了石灰。现在回忆起来,几十年前的一件小事,妈妈记忆犹新,说:“吴书记是真的关心群众。”

吴书记大名吴自新,中等身材,没有我儿时心目中大干部那种大腹便便的形象。我外出求学工作后,没有再见过他,期间去乡派出所办事,和他小女儿有过短暂交流。她说吴书记记得我,我考上大学,他很高兴。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