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8 21:25:36 作者:□ 陈仁存 来源:今日高邮
陈仁昌是我的嫡堂哥哥,跟我父亲同岁。他参加过抗美援朝,后来落户在高邮城上,在清管所当粪长。虽然是个让人听起来笑倒的职务,但他一直认认真真地当。“文革”的时候,他在厕所上救下好几个上吊的,都是被整的干部、教师、会计。他不但在东大街受人尊敬,在我们一沟相思环老家也同样很受尊敬。没有人嘲笑他在城里当个掏茅厕的头儿,我们陈家出这么大的官!反倒是我们生产队的农船上城挑灰、挑粪,船拴在大淖河边,到他家来烧饭,晚上在他家西边一间屋里打地铺睡觉,在他家作塌。从前他家这一房殷实,特意请个教书先生教了他家弟兄三个三年,只有老大略认得几个字,下头这弟兄两个早忘到八国了。有一次填户口表,他把儿子大安子的名字“陈学林”写成了“陈仁林”,被老婆数落了一顿。
陈学贤是泰兴人士,“什呢杲昃(东西)”的腔调一直没变。他从小跟着做炕坊师傅的父亲来高邮,在东大街炼阳观周辣子那里念私塾,写得一手好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也是字如其人,端正、漂亮。育肥场大多是放老鸭的出身,斗大字认不得几箩,这里的墙上标语、各种表格、黑板上粉笔写的值班人员的名字全他一手包揽。他从小跟父亲在炕坊里,耳濡目染,学了一套数蛋的功夫——“一手来、二手来……”唱得像小河泛舟,鸭漂子悠悠荡荡。他在育肥场收购上。人家吆来的一趟一趟鹅、鸭,他靠两只手拧,就能把一级、二级、三级分别扔到三个不同的围子里,一两不差。一年有百万只之多。这才是他的真功夫,没有人不佩服。他跟二妈结婚几年不养,就把他哥哥的女儿带过来压子,叫“挡妹子”。妹子挡住了,却来了四个弟弟。第四个等不急下来,就生在他妈妈的裤子里,妈妈给他起了个小名“红裤子”。二爷变得毛胡子拉碴的了。
陈仁昌的老丈人是月塘河边汪家客栈的老板,东大街上人称他“汪大太爷”。汪大太爷喜欢喝点酒,交点朋友。仁昌的父亲陈大老爹,是个“四水篓子”,逮住一根巴根草都要谈上半天。有一年他到城里打年货,住在月塘客栈,跟汪大太爷谈出了交情,认了干亲家,后来成了儿女亲家。那时候陈大老爹家有牛、有水车,大稻积子拄起屋梁,牛屎巴巴煮粥香得不得了。再说认在他们身底下做干儿子的老二做事勤快,长得敦皮厚肉的,看着让人喜欢,正好跟自己家的女儿桂兰岁数相仿。这桩儿女婚事就是这么成的。仁昌抗美援朝回来以后,老家被划成富农,丈人也被划成旧工商业者,组织上安排他进清管所。革命工作没有高低贵贱,只有分工不同,他服从组织。他的膝下很快有了一儿一女,儿子叫大安子,女儿叫小安子,学名还是按照我们老家排行的,学林、学琴。
陈学贤的老丈人是月塘河边鸭毛行的老板,东大街上人称他“毛大太爷”。毛大太爷祖上出过秀才,他也喜欢舞弄点斯文。学贤小的时候在周辣子那里上学,早晚都从他门前经过,他是看着学贤一年一年长大的。有时候毛大太爷把学贤喊过来,拿些冷字或者字谜考考他,什么“一点一横长,一撇撂过墙,十字对十字,日月朝太阳”,他都答得上来,是个“廟”字。问他脾气玍古的“玍”字怎么写,他说王子头上加一撇。这说明小孩子在周辣子那里还是学到东西的。一般小孩子在周辣子那里一两年,就赖在家里死也不肯上学了,因为周辣子的戒方、黄藤条子在东大街上是有名的,能在周辣子那里读得下四五年书的孩子日后肯定都会有些出息的。那天是毛大太爷自己穿过科甲巷跑到俞家巷头俞家炕坊,找他表姐俞二奶奶说媒的,赵家厨房吃个茶而已。人家毛家大小姐脸上虽然有几颗麻子,但也不怎么难看,俏俏刮刮,针头线脑,刬花纳锦,配上陈学贤绰绰有余。高邮人不要刁,一只馒头搭一只糕。
两个桂兰按社会闲杂人员被安排在居民上办的摇绳组,在窑巷口头上过去顽化镇长黄瘸子的大院子里,跟十几个尼姑在一起摇麻绳,一点趣觉都没有。没有多长时间,她俩就跟着窑巷口这帮女人学做起生意了。她俩从卖茨菇、荸荠开始,后来卖小鸡、卖棒冰,下乡收鸡蛋、炸炒米,阴雨雪天打芦扉、窝积,还贩过粮票、布票,被市管会抓过不少回。挡妹子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跟妈妈做生意,还兼给两个大人做黑市买卖时望风,两只眼睛转珠似的,特尖。三个女人一台戏,市管会的张麻子被她们耍得团团转。
一转眼又是一些年头过去了,大安子当兵去了,挡妹子按政策进了工作单位。两个人的书信来往不断,两年多似觉乎才被大人发觉。双方的大人其实早有这层意思,月塘河边的那些个老奶奶、老大妈见两个孩子蛮讨人喜欢的,长得又好看,站在一起又般配,早就有心要为两家撮合,想讨杯喜酒喝喝。两位二爷都是老实人,一个面糊盆,一个玍古,还是两位二奶奶滑刷,请叔太爷我父亲出来保媒,还有月塘河边从前开肉案子的唐二太爷,上赵家厨房吃茶。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我们老家一沟相思环,成了一时间的笑篓子,说仁昌的儿子大安子叫陈学林,找个丈人叫陈学贤,翁婿两人好像成弟兄了。还是他家老大解释得好,这叫“同姓不宗”,各亲各叫。到底念过私塾的。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